正在阅读: 带着诗歌的光芒返乡
首页> 文荟频道> 读者天地 > 正文

带着诗歌的光芒返乡

来源:光明网2019-06-05 11: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带着诗歌的光芒返乡

  ——评吴重生诗歌作品的“疗伤”功能

  作者:罗鹿鸣

  5月19日上午,风和日丽。我们鲁迅文学院新时代诗歌高研班的部分同学应邀来到浙报集团北京分社,参加第21期浙报北京悦读会,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就在我们满载收获回鲁院的同时,一场狂风将北京东直门外一墙体刮倒,砸死3名路人;狂风还将白纸坊西街一棵大树连根拔出,砸死一位外卖小哥。

  同一天,我们的心情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悲喜变化,俨然也经历了一场生死的淘洗。这比起电影的大跌荡、诗歌的大转换来,显得更加真实而虚幻,也让我们深感人生无常,诗意稍纵即逝。我打开诗会现场吴重生签名赠送的诗集《你是一束年轻的光》品读,慢慢平复自己波澜乍起的心情,体验着文学所具有的“疗伤”功能,实践着诗歌对心灵的抚慰作用。“立春这一天我选择出行/选择与无数的春风比对纹路/选择与百年孤独结伴为邻”(《立春三章》),这种于美好的情境之中落于悲孤的境况,恰到好处地契合我那一刻的心迹。

  吴重生是一个生长于农村、成就于城市的诗人,属于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里的“两栖人”,他一边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奋斗,在灯红酒绿的物质世界里拼搏,创造出一个于己有成、于家有利、于国有益的生存环境,一边又不断地回望来路、回眸过去,维系自己的“根”与“初心”,穿戴词语的盛装,带着诗歌的光芒返乡,皈依在精神的原乡。正如《盼雪》所描写的那样:“庭院里的树脱光了叶子/两个鹊巢裸露在风中/喜鹊在最后一片树叶落地之前/撤离了这个城市/在江南,农历小寒和大寒之间/应该添加一个节日:盼雪”,将在城市与农村跋涉的“两栖人”的生存境况刻画出来了,撤离后的目的地是在江南,是乡村的栖居。这是他众多诗作中极具抒情性的一首,优美、酣畅,诗意盎然。这首诗的下半节续着诗化的旅程:“没人知道雪什么时候会来/没人听到春雷隐隐作响/在地平线外,白雪/是一群被春雷驱赶的绵羊/一不小心/就会悄悄绕过这个季节”。作者如此虔诚地期盼的雪,是一场什么样的雪呢?又何以如此担心白雪绕道而行,错失一场与雪的相遇呢?那么,喜鹊撤离这座城市,是人的逃避吗?人又在逃避什么呢?这些都给读者打开了想像的空间,好像在莽莽雪原上给人们留下的巨大空白。

  吴重生的诗清澈、温暖、光明,总是与希望同在,这是当下诗坛弥足珍贵的诗格。我从一个学历史专业的眼光来回溯古今,当今社会应是古往今来物质最丰富、生活最富足、社会最安定的社会,尽管它还有千百样的不如意。然而,总有一些人整天都在怨天尤人,将自己置于这样那样问题的围栏中不能自拔,对现实的美好视而不见,忧郁、沉沦,充满戾气。在这些人的眼中,天空雾霾总不消散,地上污水积淌一直长流。当然,我们一方面诚如英国诗人哈代所言:“要使生活更美好,就得正视丑恶的现实”,诗歌于此不能逃避,如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如金斯堡的《嚎叫》。另一方面,他们的终极指向仍然是因为爱之深才恨之烈。而不是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哈哈镜里的变形镜像,表现在诗歌作品里不是“恶之花”而是“毒罂粟”,是以丑为荣,词语里堆满垃圾,或者从早到晚都是自扮怨妇。这些人要是读到吴重生的诗就好了:“我不愿在睡梦中失去黎明/因此我早起/黎明给了我一身朝霞/天地如此澄澈”(《我不愿在睡梦中失去黎明》)。再看《五月十章》第一、二首:“拂晓时分来自彩虹桥的一位长者/把一条铺满阳光的路放到我的掌心/他的路装在一个牛皮纸做的信封里”也是如此明丽暖人。“记得你自己/本是这天地间一颗小小的尘埃/工作很忙,生活有些无奈/声音很杂,人生际遇颇多感慨/要记得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此刻,你一定在路上/一定对新的一天有所期待”。 即使是言说自己的无奈,也仍然紧抱着希望的灯火。

  诗人是环境的镜子,生活的场域客观地映照到灵魂与文字中来。吴重生是一个从浙江水乡行走出来的诗人,他众多诗歌作品,指涉水的最多。运河、大海、钱塘潮都是他诗意呈现的重要主题。不仅在题材上是江南水乡五彩缤纷的生活,在形象上也是不落俗套,生动新鲜的,现代意味渗透、晕染其间,让你在一幅幅日常生活的图景里,感受生命的尊贵。《浙江人都是海水做的》《以海洋的名义拜访陆地》《去寻访一座岛》《运河三章》《我在竖海旁自由来往》《我将长江以南交付给少年》《我从西海出发去往东海》都是涉水的佳作,气场大,语境开阔,而质地柔软,具备江湖河海的水的特质。

  而另一首我喜爱的抒情短诗《与浦阳江的第一朵浪花核磁共振》不仅与水紧密相关,更是交待了作者人生的源头、乡愁的港湾。这首诗将核磁共振这个现代医疗技术器械的名字与传统言说的、永远生机勃勃的浪花黏合在一起,便将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结合、解构、纠结的心思表露无遗了。即使是浪花这个极平常的名词,也冠以了“第一朵”的副词进行修饰,表明其先锋意义。该诗意象的新奇、大开大阖的想像、感情的沉潜都给我深度惊动。“浦阳江一直醒着/我孩提时捡起又扔到河床里的那块鹅卵石/正在一万公里外发出滚动的声音”,这首诗不由自主地让我忆起昌耀那首精短名诗:“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缘而走/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昌耀这首具有里程碑式的《斯人》,“它将抒情主体由充满深刻透视感的历史场景拉回到了当下的生活世界,也让诗人终于有机会把自己遥远的目光收敛在眼前的生存处境上。”(张光昕《昌耀论》),如果说昌耀用的是拉镜头的话,而吴重生的这首诗用的是推镜头,由近及远,由童年往事而跨越一万公里发出回声。这个距离的量度不是一个具体的长度,既可以意指由童年至青年、中年的时间跨度,也可以能指一生经过遥远的路途、跋涉、拼搏而终于有了人生的回响,将儿时的梦想在远离故土的城市得以美梦成真。这种极具张力的诗写,极大地打开了诗的想象地域。这两首诗虽然语境不同,但这种大跨度的时空跳跃、意象的密集急骤转换、情感密度的紧密化,二者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帕斯说过:“当下不会容忍过去;今天不会是昨天的孩子”“新的东西要出人意料才是新的”,讲的是现代性新奇的、异质的特征。吴重生的诗作正是基于诗歌传统,又能从传统诗歌写法里找到自己的不同。比如在一些诗歌作品里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抒写与处理、对当下生存状况与过去生活回忆的对置,再加上一些寻常物象中或当代高科技词汇中抽离出来的新、奇、特的意象,都加强了其诗歌作品的现代性分量。

  现代世界变化之快已不仅仅是能用“一日千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坐地日行八千里”可以形容的了。称之为信息爆炸、裂变时代毫不为过。纵观历史,从未有这么多物质财富被创造,从未有如许令人目不暇接的新发明、新创造暴风骤雨般扑面而来,也从未有任何时代迅速地经过我们又迅即老去,那种昨日黄花、英雄迟暮所带来的焦虑一直在纠缠我们,但我们的心灵仍然滞留在昨天,所以,甚至有人呼吁:让经济、科技与社会变革慢一点,等一等我们的灵魂。我甚至认为,社会进步的迅速并不能促进人性的同步进步,人类文明进化几千年,人性似乎仍在原点踏步踏。恋旧,对过去的回忆,就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部分,也许这就是对迅速变化的环境、急速流逝的时间找到的一种自然疗法。从这一种角度观察,诗歌是感性与激情的社会原初语言,也是人类赖以保持初心的绝密武器,从另一种角度观察,诗歌也是与时俱进、甚至超越时代的革命性语言。

  如果从“自然疗法”的路径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吴重生的诗是如何从山水间的冲击回荡流向田园牧歌的清澈平静。我们姑且抛开他作品错落有致的建筑美、诗体的韵律感的分享,也姑且抛开他作品自由洒脱、随情赋形的探析,而是沿着他的诗真实、真切、真挚的情感脉络,寻找他的初心。今天他虽然生活在城市,而城市的根部在哪里?它强大的根系紧紧抓住的泥土,是大地,是乡村中国,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窃以为,尽管《给你火把,照耀你解冻的河堤》《大运河是条太阳河》这类追求宏大叙事与高蹈抒情的作品,激情澎湃、诗情充沛,却不如“我有一种投水为鱼的冲动/在小黄山顶俯瞰人间的/冬去春来/这个制高点/正是越曲最高亢的部位/我必须保持踮脚仰望的姿势(《在剡溪,我愿投水为鱼》)耐咀嚼、回味。这种情绪上不失内敛、内容上落在恰当好处的虚实之处的诗作,又都不如《五月十章》更让我偏爱:来得行云流水,去得亲切自然。“我故乡的名字/每个字都选择三点水作为偏旁/我的风衣是用钱塘江的碧波裁剪而成的/我穿着它以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鸡鸣是从乡村移植过来的蔷薇/在布谷声里我的思念一清见底/如今,我回来了/小区里的河流却在前些年走失/那些曾经此处的鱼类/它们无暇听一个归去来兮的游子/讲述这些年闯荡江湖的枝枝叶叶”、“ 这一扇窗户虚掩着/它一定在等待雨落下来/鸟飞回来/而我,在大树下沉思/每一个过往,是否确切/每一次错过,能否追回”。从以上的作品可以看出,当作者的笔墨一旦沾上故土,作者的语调一下子就从高八度降了下来,就像高树上摇曳的树枝,插入泥土就柳暗花明,沾化成诗意盎然的桃红柳绿,抵达一个游子的内心。

  这种状态同样表现在他怀乡的作品里。有人讲:怀乡症,它掏空了一个人的家乡,也掏空了很多人的异乡。“施家岙村的桃花开了/所有的台词都苏醒过来/过往的蝴蝶和行人一起/醉倒在/比历史更古老的唱腔里”(《沿着一条河流》)“流水做的唱腔是登月门票/江风做的身段是彩云倒影/施家岙村的王金水/是戏神的信使/他将银花、杏花揉捏成春饼”(《我在北方待得太久了》),在当下被掏空的故乡,花非昨日之花,人非昨日之人,但那种乡土之根、文化之根仍深植于作者的内心,不时以回忆、以诗歌加以重现。

  人们常说: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吴重生貌似坚毅的外表其实裹着一颗慈父的心肠。我们从他那一组写给女儿的诗里,触摸到真挚温暖、关爱期待,天伦之情淋漓尽致驰骋字里行间,在朴实无华中给人刻骨铭心的疼爱,也让我们得见沉毅、刚强的成功男人内心柔软的地段。据他自述,在女儿成长过程中,他经常选择有纪念意义的时间节点,给女儿写诗,以示嘉勉。《我家厨房窗外》《大地正式录取你成为山川的一部分》等作品就是在女儿高考和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写下的,他还给女儿写过一组生日诗歌,这些都是父女之间的精神交流和情感对话,真挚自然,温情脉脉。

  诗歌的重要功能是用自己的词语唤醒人们的心灵。就像风撞破窗户,涤荡室内沉闷甚至污浊的空气。有译家说:好诗几近写尽,创新谈何容易。尽管如此,吴重生仍不囿于成见,从容地写诗,正如其从容地在城市里与乡村间的踱步。吴重生为人的精明强干与做诗的质朴实诚形成鲜明的对比,好比一枚硬币的两面,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吴重生。

  吴重生不仅拥有世俗的成功标识,更能够巧借诗歌的栈桥便道,回归心灵的故乡,在精神的家园里蓬蓬勃勃、曲径通幽,达到人生的别有洞天。

  2019年5月22日初稿于鲁迅文学院

  6月5日凌晨修改于长沙白鹿居

  (作者系诗人、作家、摄影家,武昌理工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城重庆: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

  • 山东:发展内河航运 畅通物流通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