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春:用诗词艺术为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点赞的几点体会(部分) 摘编自《诗刊诗词》公众号
诗词文化艺术不是空中楼阁,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化艺术,是和时代同呼吸息共命运的现实文学艺术。要让诗词文化积极参与到主流舆论宣传阵地,在时代大舞台上唱大戏,展风采,焕发魅力;要把诗词文化运用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长效宣传之中,应当成为当今诗人们的共识。用诗词艺术形式弘扬时代主旋律,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点赞,是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用诗词艺术为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点赞的实践与效果
从2014年5月至2016年底的两年多时间,中华诗词学会参与中宣部部署主办的30多次主题宣传活动的诗词征集、评选活动。积极组织动员全国近百个诗词组织和近万名诗人,创作歌颂楷模诗词作品,为建党、建国、建军、抗战、新春、清明等特别节日举行全国诗词大赛并创作主题作品;为中国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英烈和优秀党员创作诗词。并将这些活动中征选的诗词作品在中央各大媒体开辟诗词专栏进行展示。这一系列诗词活动和栏目受到楷模人物和广大观众(读者)一致好评,尤其催生了央视主办《诗词大会》等节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产生了很大的宣传效果。
为了使这些作品在更大范围推广和展示,中华诗词学会与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以上述历次主题宣传活动中应征诗词作品为基础,共同精选汇编了《“诗词飞扬”作品精选》。所收集的主要作品均从数万首征稿中遴选1450多首诗词作品汇编而成。
2016年初,“时代楷模”人物发布厅这种形式被德艺双馨颁奖组委会采用,在近千人的颁奖现场,当德艺双馨人物在现场听到朗诵家用动听、震撼、而优美的语言,朗诵诗人为他们创作的诗词作品时,无比兴奋激动,再三感谢诗人们对他的认可、理解和评价。目前,这个时代楷模人物和德艺双馨人物诗词创作团队已成为放歌家国情怀,赞美时代楷模,弘扬社会正气的名牌诗词创作小组。从2016年至今,被德艺双馨评委会聘请,指定为德艺双馨人物创作诗词作品,通过连续三届的作品展示,受到组委会及获奖人员的认可和社会一致好评。二、用诗词艺术为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点赞是诗人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随着中央的高度重视,有越来越多歌颂党、歌颂新中国,缅怀党领导下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英烈,歌唱改革开放,歌唱社会主义,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礼赞英雄楷模人物,弘扬爱国主义,弘扬奋斗与奉献精神,弘扬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诗词作品不断发表于主流刊物和媒体,古体诗词的品种也得到全面展示。针对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各项宏大而多样的题材,诗人们展示出高超的诗词艺术手段,所有作品不仅遵循传统格律体裁的要求,而且语言流畅甚至精炼纯熟,意象意境丰富多彩,大都做到情真、味厚、意新、语工,其中不乏佳句迭出的精美之作。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繁荣,伴随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中华诗词亦由复苏走向复兴并初见繁荣。这是我国诗词界公认的可喜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其中多次直接谈到古诗文传承的重大价值,并做出了表率和示范。
编选《“诗词飞扬”作品精选》诗词集就是全国优秀诗人根据中宣部、中华诗词学会关于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用传统诗词艺术形式歌咏时代风貌、弘扬正能量的集体尝试;也是诗人们用中华古体诗词歌颂我们伟大时代和家国情怀的新成果。中华古体诗词不仅具有言志抒情审美意义,更可发挥激扬正气的社会功用。用古体诗词的文学形式完全可以记录时代丰碑、弘扬核心价值、歌颂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张扬时代正气、振奋民族精神。通过“古为今用”的实践,不仅反映了中华诗词的社会功能的回归,而且是超越任何历史时代的一次飞跃。是继承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发展的有益尝试和优秀成果。诗美贵在对时代的真情表露,古往今来诗词名家的诗词,同样离不开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佳作之所以能传世至今,说明诗歌与时代共命运,真正体现出诗词艺术的魅力和价值的生命力。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家举行隆重的纪念庆祝活动。有时代使命感的诗人,创作了许多讴歌时代主旋律的好的诗词,歌颂祖国的好诗篇。
编辑此书的赵安民深有感受地说:“阅读这本书,接受伟大爱国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诗词艺术熏陶,革命英雄和时代楷模的事迹令人感动,德艺双馨人物的精神令人敬仰,从而对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卓绝和建设事业的宏伟感到激动,对伟大祖国和优秀人民感到自豪。”可以说这本书是用诗词写就的历史教材和美学教材,也是政治教材和德育教材,是我国当代抒写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史诗。因此也充分体现了诗人们用诗词艺术为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点赞的使命和责任。三、用诗词艺术为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点赞的创作与体会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的粗浅感受与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家国情怀,用诗词反映时代的生活和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党和国家的宣传文化机构组织当代诗词创作队伍,用中华传统诗词这种文艺形式创作和歌颂党领导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的奋斗历史,歌唱祖国,礼赞英雄,歌颂时代人民,如《“诗词飞扬”作品精选》诗词集的汇编,就符合习总书记这里提出的希望和要求,是“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的典型代表。不仅较好地反映了当代诗词创作的艺术能力,而且也较好地表现了当代诗词创作的时代担当。中华诗词研究院前任执行副院长、著名诗人蔡世平在《迎接中华诗词的崭新时代:从绿杨出发》一文中说:“今天的诗人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时代巨变。他们知道今天的发展来之不易,值得大书特书。于是,诗人以饱满的家国情怀、激越的精神情感、热切的创作欲望创作诗词,表达心中的喜悦,反映时代的变化,张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不能不看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作品是今天中华诗词的主流。”
二是要借鉴历史,反映时代英雄。用古体诗词艺术形式为时代楷模点赞,历代如此。李清照为项羽点赞“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毛泽东为彭德怀点赞“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诗词作品也因楷模的人格魅力,留存千古。
三是要有真情实感。首先弄清为何要紧扣时代潮流写时代楷模,写德艺双馨人物。我们生活在当代,就必然要反映当代生活,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是当代生活的杰出代表,但他们又是生活在群众中的普通一员,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我们的诗人没有理由不关注这些生活中的代表人物,我们的诗词作品没有理由不为时代楷模,为德艺双馨人物点赞。当然,为时代楷模,为德艺双馨人物点赞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诗论之美贵在情真,诗词之美也同样贵在情真,如果为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点赞的感情不真诚,灵魂不阳光,境界不高尚,气度不强势,功夫欠火候,你就难以下笔。有的人在某个圈子里可谓是写诗高手,也曾发一些诗作或诗论。但要为时代楷模写诗,就词穷脑空,十分为难。有人虽然也写了,但写出的诗不能全面的、真实的反映出时代楷模的精神风貌,不能体现德艺双馨人物的内心世界。诗人这个称谓证明你不是一般的老百姓,你如果是一般人,可以选择不作为,也可以不担当,如果你是诗人,你必须有良知,有底线,才能不辜负你的诗人的称谓和大众的期待。尤其重要的是要对所写的人物要有敬畏之心,要充满深厚感情。
四是要虚心向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学习。每次接到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的资料,都要认真反复阅读材料,细致了解人物的内心感情,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的事迹十分生动感人,要对这些事迹和境界报以崇敬的心态,对他们的思想发展,生活环境,出身区域,个人爱好,尤其要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等都要有细致了解。只有对所写对象认真思考,全面分析后,才能真正写出独特的他(她),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具有独特性,才能避开千人一面的好人现象。下
六是要有神圣使命感。积极倡导创作弘扬正能量的诗词作品,无疑是诗词界面临的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中宣部领导在2015年4月与中华诗词学会相关人员座谈时再次强调:“我们的古体诗词文化,如果仅停留在小桥流水,自我情调,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永远不会走向国家层面。”可能有人会以为这类作品“如要写,也只能像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一样”的话,那么的确也很痛苦。我的创作过程是:每当我受领创作模范人物或先进集体的任务后,内心总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看了他们的事迹材料后,都会被他们的事迹所吸引,有一种敬重的情感犹然升起,把自己放到楷模的生活中,体会楷模们为什么几十年如一日,能为大家的利益吃苦受累,他们有宽广胸怀和博大爱,宁愿苦了自己,也要换来万家乐,我创作激情也就随之而来。七是要执着追寻人物心灵。在我看来,为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做诗,你的情感必须与他们的脉搏一起跳动;你的境界虽然不可能达到他们的高度,但是,你的眼光必须要仰视这个高度,中宣部推出的一系列先进模范人物,从骨子里体现出来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触动了我的诗兴。所以,如果真要写诗,还真要以歌颂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主。只有在歌唱时代楷模的同时,自己的灵魂才能得到洗礼和净化。为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点赞是我不懈追求!
此外,为时代楷模和德艺双馨人物写作还有其他一些特点和要求:一是时间要快(中宣部一般给你1-2天的创作期限);二是资料不全,还要靠自己收集;三是要有楷模独自特点,不能是放在谁身上都可用;四是要把握好政治和政策关,要有法治意识,不能出现常识错误;五是要注意民族特点,如果是少数民族,一定要注意他们的生活忌讳,不能伤害民族感情;六是不能用生僻的字句和难懂的典故;七是创作出来后的作品要由中宣部领导和央视导演挑选,有疑问要立即改。当然,也与其他创作相同,如整体构思,谋篇布局,起承转合,反复修改等,总之,平时也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作者简介
何云春:1953年3月生于四川西充。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系,研究生学历。1971年入伍,随部队赴老挝执行援外任务8年,1987年就职于中央某国家机关,2014年至2016年任中宣部、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人物发布厅》诗词创作组成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诗刊》子曰诗社顾问,北京德艺双馨公益基金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