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让家喻户晓的四海龙王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除了主角哪吒之外,造型俊美的东海龙王敖光(又名敖广)也圈粉无数。
“邯郸是个有故事的城市。”这是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张志省在课堂上常说的一句话。接下来,他会以一则成语故事作为这堂课的引子,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对古代文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此处论述古代文学研究实现“两创”的历史经验,既是当前践行古代文学研究“两创”的借鉴,又能增强、增进古代文学研究者实现“两创”的文化自信与行为自觉。
趣味盎然的刘关张中筒袜、文青范儿十足的卡夫卡主题托特包……继旅游景点文创、博物馆文创之后,各大出版社也开始加入文创大军,以兼具思想性和趣味性的周边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03-19
12000余个词条、1200余幅高清彩图、400余万字……摆在众人面前的《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既沉朴厚实,又显流光溢彩。作为“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这部辞典日前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03-18
陶渊明诗云“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这句话用在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教育家古直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古直并不时时处于学术舞台的正中心,而且他的学历和出身在当时的学界是颇有些“另类”的。
03-17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游彪是我的师兄。他离开这个世界两个多月了。这段时间,我的脑海里时不时地闪现出他的画面,让我恍惚觉得那个洒脱、真实而又有不少小缺点的师兄并没有真正离开。
02-24
蒋风,1925年生于浙江金华。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国际格林奖获得者。1947年毕业于英士大学。曾在中学和师范学校任教,1956年到浙江师范学院(今浙江师范大学)任教。曾任浙江师范大学校长,曾兼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亚洲儿童文学研究会共同会长。编著有《中国儿童文学讲话》《儿童文学概论》《中国儿童文学史》《玩具论》等。
02-10
在动物中,蛇有着特殊的原始地位,是远古先民的重要图腾之一,也被视为龙的原型。龙有蛇的影子,蛇有龙的样子,譬如东汉王充《论衡》:“龙或时似蛇,蛇或时似龙。”伏羲和女娲是上古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其人首蛇身的形象频繁出现。
02-07
李青松的散文集《看得见的东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是一部对象集中、主题鲜明的生态文学作品。作者聚焦东北林区,在历史的纵轴中书写过往,同时又点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森林的新变
03-19
论书诗始自唐,经宋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的发展,至元代开始大量出现并走向繁荣。赵孟頫、鲜于枢、虞集等诸多兼具书法家与诗家双重身份的文人,开创了诗歌与书法两种文艺形式高度融合的时代。
03-17
作家王树增的新作《天著春秋》,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在此之前,他的《长征》《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作品,均因扎实严谨的史料、深入广泛的采访、独特深刻的写作受到肯定。
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