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流行音乐、雅马哈摩托车、个体档口一条街……1984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雅马哈鱼档》,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当时广州缤纷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这部根据知名作家章以武小说《雅马哈鱼档》改编的同名电影,开创了中国内地用电影的艺术形式反映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的先河,被称为是“广东改革开放的第一张名片”“当代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02-09
5年前,诗人徐南鹏开始创立“南鹏抄诗”公众号,他每天抄写一首当代诗歌,以书法的形式表现诗歌之美。多则,人们认为是他一时兴起,是无法长久的文人雅趣,但不知不觉,徐南鹏的“南鹏抄诗”,已经持续了5年。徐南鹏认为,诗人应自问诗人的追寻的是什么,“比如通过写诗歌,为了对谁献媚?换一个更好地工作?或者某些名利?这些现象从前有,现在也有,未来会没有这种现象吗?”当代诗坛,一种是写好诗歌的诗人,一种是以写诗为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写诗的人,徐南鹏不欣赏后者,认为这需要更多的人区分,维系诗坛中的清流之风。
02-07
有人说过,不管写什么,王蒙始终把自己的生命摆进去,而且有一种向时代和人心喊话的风格。从最早的《青春万岁》中的畅快呼喊,到后来《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真诚关切,再到后来《这边风景》《春之声》和最新《笑的风》等,这些作品都透露着人间烟火气,折射出对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流露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世道人心的热肠。毋庸置疑,王蒙是这个伟大时代的积极参与者、经历者与思考者。
02-03
王先霈说,文学理论的本土化,“要从中国的文化土壤中、从现代中国人的‘情绪化存在’中,提炼出自己的话语,并且融入本民族的术语体系、语言体系,与本民族精神形式的传统相衔接”。
01-04
这本被形容成“无酸语、赘语、道学语”的日记,到底值不值呢?林语堂在1939年的汉英对照本《浮生六记》序言里直率地写出: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显然,《浮生六记》这本“作者偶然写就,无所存心”的“小玩意儿”,若不是因为芸娘,很可能早已在时光的尘埃中风流云散。
01-21
有一种思想穿越历史烟云而日久弥新,有一种思念历经时代风雨而更加醇厚。谨以此诗词书法作品,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7周年,深切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
12-26
自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后,守护精神故乡方面的作品多了起来,歌颂我们国家团结一心、顽强奋斗,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鼓与欢,以不同的写作姿态、叙事形式培育了共同的时代情感与时代理想,特别在阻击拜金成为一种主义、一场精神瘟疫上,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发挥出以文学“化人”的力量。
12-02
美国汉学家傅汉思(Hans H.Frankel)的译文最有意思,而且反映了他对首行诗之朦胧与歧义的充分关注。他也采取了直译法,力求接近中文的原声,将它译为“Tsiek tsiek and again tsiek tsiek”,以象声的方式,将中国古诗的声响生动地再现在另一种语言中。
11-26
自清代以后大家比较熟悉的古文选本是《古文观止》,而南宋流行的则是吕祖谦的《古文关键》。目前《古文关键》研究的热点是评点研究,实际上它透露了南宋古文的转型。说起古文的演变史,首先是中唐的转型,以韩柳古文运动为代表。它结束了骈文独尊的局面,提倡古文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