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天,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4周年的日子。一大早,看着网上的各类怀念文章,勾起我年少时的一段记忆。
1977年,那是一个春天。我当时正跟着县剧团的舞台美术师张海信老师学画画。
师徒两人刚刚画完县政府办公楼大厅里的大型油画《你办事我放心》,在小县城有点小轰动。
我师傅海信老师,曾经因为海外关系而压抑遭贬很久,这次凭着重大政治题材的油画,重返陕县画坛一哥位置。
我这个小徒弟,也因为第一次参与画这么大的油画,还是领袖伟人的画,而暗暗激动了好几天。每次看见有人驻足观看那幅画,恨不得拉着人家衣袖告诉“这是我和我师傅画的”。
一天,师傅叫我:“拿点换洗衣服,跟我走。有大事干”!我看他严肃的劲儿,啥也没敢问,匆忙拿好东西,跟着师傅搭乘县委派来的小车,一路颠簸来到陕县大营村。
到了,才知道,我们这次是参加“周总理视察大营纪念馆”建设。这是县委书记亲自抓的大事情。
1958年4月24日,周总理和彭德怀副总理、习仲勋秘书长一起到大营高级农业合作社视察。县委决定赶在1977年4月24日的视察纪念日,建成纪念馆,以此隆重纪念周总理。
我们到那里已是晚上,县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公社书记,大队支书都在会议室,土工、瓦工、木工、电工,文字、摄影、绘画、剪纸,各路人马都已聚齐,里面正在动员布置,外面工地上已是挑灯夜战、热火朝天。
我们最终选择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一起商量文件的照片,以此为蓝本,画成油画。
木工早已把画框装订矗立在大厅中央,定下方案后,我先是爬上脚手架,用彩线在画布上打出九宫格,再用铅笔先放大草稿,师傅在下面远远观望,把握大局。然后,师傅再上架修订构图草稿。接下来就是师傅画人物的脸部、手部等关键形象,我辅助画一些衣服、桌子、眼睛、背景。最后,师傅再统一精雕细刻,直至完成。
春寒料峭,时不时还会飘几缕雪花。我们吃和住都在工地,不分白天黑夜连轴转。夜里画画,一是天冷,手脚僵硬,油彩也粘稠;二是高高的脚手架,一旦打盹,摔下来,那就惨了;还有第三,就是夜不观色,灯光下看颜色不精准,容易有色差。我们用碳火盆加温解决油彩冻僵的问题,用铁丝捆绑椅子,解决犯困打盹的危险。夜里观色不准,也只有白天再补修调整啦。
工地食堂厨师是一位老头,厨艺很好,人也活络,闲暇之余喜欢去工地溜达,看见我们的画,喜欢指手画脚,说这个像,那个不太像,这个颜色鲜亮,那个颜色暗。尤其是看见油画那大块的笔触堆砌的画法,很不理解,总说你这个地方乱七八糟一堆颜料,得把它抹平嘛、抹光嘛,那样才好嘛!师傅当然嫌弃他外行瞎咋唬,不搭理他,我急忙转移话题说,我们熬夜又冷又困,老师傅有啥慰劳一下?老头一听,“小事儿,加一顿夜宵”。不一会,热腾腾的酸汤兑碗面就端来了,还放了姜末、辣椒油,咳,一碗下肚子,有解馋、又提神、还能驱寒。
紧张地赶了三个多星期,我们的作品完成,并通过领导验收。我们师徒俩的眼睛也都熬红了。
纪念馆全部建设工作也终于赶在4月24日前按时完成。
开馆那天,天上飘着细雨,望着络绎不绝的群众涌进纪念馆参观瞻仰,我心里暖洋洋的。看到听到夸奖我们画的周总理很传神、有魅力,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如今,周总理视察大营纪念馆,几经改造完善,已经成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当年画的油画,已不复存在。我的师傅张海信老师,也已仙逝多年。但那一段特殊的经历,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那漫天飘动的细雨和深深的哀思,忽然重现眼前!
2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