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韩毓海:怀念我的老师柏庆禹
首页> 文荟频道> 读者天地 > 正文

韩毓海:怀念我的老师柏庆禹

来源:中国青年杂志2020-09-10 17: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韩毓海

  我的老师柏庆禹去世了。他殁于2020年9月4日17时,离第36个教师节只差6天。

  柏老师是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班主任。在我的求学生涯里,他是第一个懂我的人。

  想来,人不可能自己了解自己,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总要借助外界的评价。但是,人们却又总是以为:外界对自己的理解存在偏差,即以为别人不可能真正懂自己——这正如,没有人怀疑自己的脸的存在,但恐怕没有谁真正见过自己的脸和后背。一个人要看到自己的脸,只能借助于镜子,但是,镜子里的脸,未必就是你的脸,因为镜子里的脸,起码是左右颠倒的,因此,一旦“照照镜子,红红脸”,人们就会觉得不自在,因为你会发现镜子和照片里的你,与你的自我评估有偏差。

  知彼难,知己更难——人生一世,能遇到一个懂你的人,算是千载难逢的机缘。

  今天,一个懂我的人走了,我因此而感到了难忍的痛。我想写一些话,但是很难。

韩毓海:怀念我的老师柏庆禹

柏庆禹老师(左) 图片源自网络

  1

  我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奇怪于我怎么成了北大中文系的教师,而且,我怎么就成了一个“非典型”的中文系教师?想来想去,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遇到了他,遇到了我的柏老师。

  从1978年秋天到1981年秋天,柏庆禹老师教了我三年,从初二到高二,他都是我的班主任。

  在遇到柏老师之前,我喜欢的是数学,小学、初中时代,我不大看得起语文,而当时一般的定见也是如此——学生最不务正业的事就是看小说,人们常以为——世界上最没用的是语文和文学,以至于今天很多人还是认为:中文系,乃是北大最容易混的专业。

  初中时代的某一个暑假,我沉迷于一本叫《许莼舫初等几何四种》的书,当时老师们说我聪明,无非就是因为我很擅长解几何题。

  可惜这聪明没能持续多久,因为对数学的热爱,使我突然萌生了一个极大的困惑——即一切推演,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未解之谜”,而只不过是为了证明早已存在的“前提”和“法则”而已。

  及至学到代数,我的困惑就几乎发展为了绝望,我甚至感到:所谓代数者,无非是一种不断回到前提的循环论证而已——从此以后,直到今日,我便对我所曾经热衷的数学有所怀疑——所谓数学、所谓解题,无非就是永无止境地强化对于“规则”的确认,而这些规则,是人们事先知道、早就知道了的。

  有谁家的孩子,是突然从聪明堕入愚蠢,由好学变为“厌学”的呢?在我看来,这如果不是因为遭遇到了什么外在特别的变故,那很可能是因为:这孩子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他不该想、也最终想不明白的事——易而言之,这孩子“想太多了”,而他想到的问题,可能在既定的规范里没有答案,因此从既定规范的角度看,也是根本上解决不了的。

  于是,在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看来,孩子喜欢胡思乱想,这起码就算是“不专心”,所谓“不专心”者,乃是孩子身上坏的根苗,这是将来“一事无成”的先兆。孩子倘若从小不专心,那将来要“废了”几乎是无疑的了。因此,教育工作的要义,就是要从“专心”入手,从纪律出发,为的就是废掉孩子的“胡思乱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第一考虑,恐怕还不是思想和知识,而是“严厉制止胡思乱想”,换句话说,教育首先是“规范”训练的场域。课堂,之所以不是可以随便提问的地方,就在于规范的教育,必须制止胡思乱想。

  我的小学和中学分别上了四年,在今天看来,这种“八年制”的教育,当然是“不完善”的,而我就是这种“不规范教育”的产物。

  记得有一回,我在数学课上提问说:“我见过锅、见过球、见过正月十五的月亮,就是没见过什么是‘圆’,数学教的东西,包括圆——统统都是不存在的。”

  数学老师愣了几秒钟,然后直截了当地说——你脑子蠢得像头驴,再捣乱,你就给我出去。

  我的同学们放声大笑,我被自己的这种“错误认识”吓坏了,而从此后,我不但对于数学,而且对于“学习”也丧失了兴趣。到了初二,我的成绩就一落千丈,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确实就是一头蠢驴。

  今天看来,胡思乱想,当然不等于错误的思想;胡思乱想,无非是没有边界和规范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胡思乱想——这是孩子的本能,也是人的一种能力,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把胡思乱想,统统变成规范地思想,倘若搞到极端,必定就会毁掉人的想象力。

  当年,少不更事的我,就曾经差一点被这样“废掉”了,而我没有被废掉,就多亏了柏庆禹老师。

  柏老师是在初二下学期,开始担任我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而如今想来,第一个指出我不是“一头蠢驴”的人,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我中学时代的班主任柏庆禹,起因则是我的一篇作文《运动会》。

  在那次学校的运动会上,我的工作是帮助参赛的选手保管他们换下来的衣服,而柏老师在讲评大家的作文时,破天荒地把我的文章挑出来,仔细地讲评了半节课。

  他这样说:“在运动会上,一般只有两种人、两个视角,一个是观众视角,一个是运动员视角,而这篇作文的‘奇特’之处在于:从另外一个特殊的视角(保管衣服者)出发,把上述两种不同的视角沟通起来,这样一来,也就沟通了场内与场外,台上和台下。”

  他接着说:“作者的可贵,就在于‘观察角度的独特’,因此,能够从‘个别’去表现一般,能够置身事外,又投入其中——而这样的态度叫‘鉴赏’,这样的能力叫审美,这样的作品叫艺术。”

  他还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艺术的根源就在于“奇思妙想”。

  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柏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顿了一下,然后,方才徐徐地说:“这就是为什么——知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在别处,就在于四个字——解放思想!”

  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被数学老师严厉禁止的“胡思乱想”,还可以被称为“奇思妙想”;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知识不等于规范,因为知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就在于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不能用条条框框去束缚人们的思想。

  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看世界、看事物不仅有一个视角,而是有多个视角,从多个视角看世界,叫审美,叫鉴赏,叫“批判”;那一天,我第一次知道——人身上有一种能力,使它区别于物,而人所具备的这种能力,就叫艺术能力。

韩毓海:怀念我的老师柏庆禹

  而那一天,我的柏老师告诉我,我不是一头蠢驴,因为驴不具备想象力。正因为我身上具备着这样一种叫“想象力”的能力——所以我不是驴。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78年的秋天(因为那是在学校的秋季运动会结束之后),就是在那时,在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有一位老人发表了一篇讲话,题目就叫:《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从哪里来,他就不知道往哪里去。我永远记得那个秋天,永远想念那个秋天,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我成长的那个时代,而这个时代将会左右我的一生。

  我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我的语文老师、班主任柏庆禹。

  今天,有人把那个时代叫作“怀疑的时代”,而我认为,此类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正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础上,方才形成了“振兴中华”的时代共识、全民共识。一如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方才形成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方才形成了那样一种历史的总体视野、那样一种生动磅礴的历史主旋律。

  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真正的思想。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会有真正的团结一致向前看。

  2

  昨天,我问了我的博士后一个问题: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究竟有什么区别?

  他想了很久,回答我说:新古典经济学是规范的、讲究形式的,而古典经济学则是不规范的,在形式上是不完善的。

  我说:你讲得很对,但也不对。

  因为在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的时代,其实还没有所谓经济学这个学科。斯密原本是教文学的,《道德情操论》是一篇关于审美的著作。对主观判断力的研究,这是斯密思想的基础。而《国富论》,不过是他为了养家糊口,担任苏格兰海关税官后的产物。实际上,斯密并不相信经济学可以成为一个学科,更不必说,有朝一日成为比文学更伟大的学科。

  李嘉图是个大财阀,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经济学家能赚到他那么多的钱,而在李嘉图看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门可以指导赚钱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经济学”作为一门指导赚钱的学问,完全不能成立。

  马克思原本是一个法哲学家,而他就是从这个“外行”的视野出发,进入了政治经济学,最终,马克思构建了《资本论》的大厦。

  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当然都不是没有学问的人,恰恰相反,他们的学问,是后来的经济学家无法比拟的,但是,他们都认识到:形式逻辑,特别是数学,对于经济学的发展,是一种严重的束缚。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经济学成为一个显赫的、规范性的学科的时候,当他采用了数学的思维的时候,它的生机与活力就丧失了,因为它不再能够直面现实问题,而堕入了对于自己设置的前提和假定的循环论证。

  对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来说,“完善的形式”这种说法本身就是荒谬的,形式逻辑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它本身就是问题。因为马克思说过:“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表现时代精神最实际的呼声。”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回到马克思还是回到斯密,这都意味着——不是从一个规定的、自我设定的前提出发,而是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出发——这是一种能力。康德将它称为判断力,斯密把它称为“鉴赏”,而马克思则将其称为“批判”。

  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绝不意味着小说和诗歌,因为文学就意味着判断力、鉴赏力和批判的能力——而这是一切知识的基础,是知识发展的真正动力。

韩毓海:怀念我的老师柏庆禹

  我的博士后问:“韩老师,您为什么想起来问我这个问题?今天,您为什么要给我讲起这个问题呢?”

  我说:“因为今天,我的老师去世了,我想起他,心里很难过。正像我想起马克思、鲁迅的去世,总是感到非常难过。但是,我心里的话没有人可以讲,见到你,所以就讲了这样一些话,不管你爱听不爱听。”

  我的博士后沉思了良久,说:“您的意思是——‘文学’已经去世了吗?”

  我说:“不,因为我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审美、没有鉴赏、没有判断力、没有批判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世界?”

  3

  我经常考虑一些奇怪的问题,其中就包括——人们为什么感念他们的老师。

  我想,这大约是因为:老师教给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做人、办事的“规则”和法则,因此,所谓的“好学生”者,总是守规矩,是对“规则”领会得快且好的那一种吧!

  按照学来的规矩和规则去办事,而待出徒毕业之后,更能把此类“关于规矩的游戏”进行得更加得心应手,于是便因之出人头地——因此,我以为,他们的所谓“感谢师恩”者,实则不过是——感谢老师教给他们的规矩和“如何守规则”,乃至长大之后,如何去得心应手地钻规矩的空子——而此类所谓“感谢师恩”者,不过是表达对于规矩和法则的敬畏、五体投地、得心应手,且以此警戒后人而已。

  教师节来了,如此感恩戴德的文章会多起来吧?

  而我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因为此时此刻,那个懂我,因此我以为是我的老师的人死了,这使我反倒更加憎恨那些以尊师、重道之名,讴歌“规则”的文字。

  在我的求学、学术生涯里,所最令人恐惧者,就是有人不去弘扬学术、弘扬知识,而是大力弘扬什么“学术规范”,而所谓“学术规范”者,往往为不学无术的“大佬们”所手订,凡符合其意志者,便符合规范,而他们的目的,无非是要造成一个没有知识、没有学术,只有所谓“规范”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们的理想,无非就是当个行会的头——以规范的名义。

  4

  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我总是拒绝把这件事往身边的人那里去想,因为我的潜意识,是回避这件事的,在我的意识的深处,总是以为:他们会一直好好地在那里,即使遇到种种不虞和无常,他们也总是能够转危为安,就像噩梦醒来是早晨,就像太阳落下又照旧升起,正像无论经历了多大变故和灾难,生活最终会恢复常态——就像一切秋去,必是为了春来。

  人人都知道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却总是“往好处去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死的否认本身,就是一种反常的视角,正如我们对于亲人的死的否认,那是一种亲人才有的不顾一切的视角,是一种不顾一切也要坚持下去的绝对个人的视角。

  我想,这就是我的老师教给我的视角——因为他明明知道,我这样的落后青年不可能考上大学,但是,他却一直坚信我一定能考上大学,甚至能考上北京大学。他明明知道,我绝不是他的学生中最优秀的,但是他还是力排众议,让我回校代表优秀毕业生给学弟学妹们做报告。那次,他怕我紧张,就没有亲临现场,而是在场外听大喇叭里传出的我的信口开河、慷慨激昂。

韩毓海:怀念我的老师柏庆禹

  他明明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去写毛泽东、马克思,但当我写的《重读毛泽东》出版后,他却仔仔细细读了几遍,在书页上做了密密麻麻的眉批,就像当年修改我的第一篇作文——最后,又在书的扉页上写了“角度好”三个字。

  柏老师,您生病后,明明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但却笑着对我说:“怎么就会死呢,你写的书,我还没看够……”

  人总是要死的,这也许算是公理吧!但我的老师却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地、认真地、坚定地、不屈不挠地活着,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一切苦难都会过去的,最终,我们每个人都会好好的、永远在一起,直到地老天荒,还是在一起……

  我想,这就是文学吧!这就是您教给我的文学吧!这就是您讲给我们的一个美丽的故事,它把生活变成了传奇,正如老师——当年的您——把一道道难题变成了乐趣。

  亲爱的老师,我感谢您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在我厌弃了知识和学习——乃至厌弃了生活的时候,把我厉声唤醒,感谢您把弱小的我,高高地举起。您像点火一样,点燃、培养、壮大了我的想象力,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能力,才能使我今天能够蔑视包括人人必死在内的所谓“公理”,才使我能够坚信——您一直活在我的精神的世界里,而随着那个世界的不断壮大,您也必将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健康、更加深刻,更加栩栩如生,更加像我想象的您。

  亲爱的老师,衷心地谢谢您——这句话——这么久啦,竟然一直没有来得及告诉您……

韩毓海:怀念我的老师柏庆禹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

  •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确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