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荟频道> 专题专栏> 杨建平 > 正文

佛心深藏 玄机不露

来源:光明网2020-11-20 11: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王维一生笃信佛教,常常寻访寺院,参禅拜佛,与高僧讨论佛理,写过不少有关寺院的诗,其中《过香积寺》是最负盛名的一首。

  这是一首探访、记游的诗歌。

  这首诗,除了王维一贯的“诗中有画”外,最突出一个特点是“藏”,精髓也是“深藏不露”。

  起句先写到:“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没有去过香积寺,也不知道在哪里,沿着山路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之间已经走了好几里。一种充满未知好奇的探寻,一种云里雾里的行走,摇曳多姿的长镜头,给人一种迷幻色彩。

  次联接着转入近景:“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参天大树,古木夹道,悄无人迹,忽然从大山深处传来袅袅钟声。这种幽静、冷清中的无路可循,忽闻钟声的惊喜悠长,由不知何处的迷茫到知道寺院所在方向的情绪转折,都隐藏在灵动的诗句中。

  “甚是浅易,甚是深处”(《唐贤三昧集笺注》)。所以,清代赵殿成夸赞说“四句一气盘旋,灭尽针线之迹;非自盛唐,未易多靓”(《王右丞集笺注》)。

  颈联开始特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山泉水在乱石中穿流,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日光透过茂密的松树照射,使青松显得高大冷俊。形容泉水山间流动,山石的阻拦和泉水的突破,用一个“咽”字,神采飞扬;描写松树茂密挺拔,偏用一个“冷”字,色彩中有了温度。

  这一联,历来被诗家作为写景的经典,也被作为凝练诗眼的样板。赵殿成点评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王右丞集笺注》)。

  六句诗,写进山来一路寻访的所见所闻,忽惊忽喜,摇曳生姿,有声有色。给人缥缈、幽深、迷幻、圣洁的意境。

  读到这里,读者急切盼望着找到香积寺,看看真面貌。

  可是王维最后一联,却是这样收束总结:“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薄暮时分,在潭水边安静地打坐参禅,祛除心中一切妄想邪念。

  对于最后一联的评价,历来论者都拿佛家语敷衍,似乎艺术上“乏善可陈”。

  其实最后一联,大有深意,很值得玩味。

  前六句诗一路曲折,一路风景,一路探寻,一直渴望。常人都以为后面会大写特写香积寺的雄姿曼妙,王维却恰恰不著一字。反而直接描画了一幅水边打坐、安心参禅的图景。

  以此点明主题:此行的目的不是游山玩水,不是欣赏寺院的建筑雄姿,而是为信仰,为修行!香积寺啥模样?没有写!也没有必要写。修行不在寺庙,而在人心。

  这种出人所料的写法,正表达了诗的独特立意和巧妙构思,也体现王维的摒弃世俗物象,潜心沉静修佛的佛家本色。

  最后一联,才是这首诗“深藏不露”的高妙之处,也是全诗的制高点。

  有和尚参禅打坐,就是到了香积寺,就是实现了到访香积寺的目的。句句都在写香积寺,而句句都不见香积寺,寺在象外,意在笔端,佛在心中。噫吁嚱,妙哉!

  《唐诗摘抄》说这首诗“幽中见奇,老中见秀,章法、句法、字法皆极浑浑,五律无上神品。”

  深得这首诗精髓的是宋徽宗,据说他曾经依据王维这首诗,拟题《深山藏古寺》,用来招考画院学生。许多考生画的都是山峰曲折处露一个寺院的挑檐或者攒尖,宋徽宗都摇头叹息。最后一个考生,只寥寥数笔勾出山形连绵,山脚下、泉水边、几个和尚,有的正在汲水,有的已经挑水沿着山路前行。宋徽宗这才满意地说:“这才是藏字之妙啊”。

  这首诗不仅常常出现在中国许多唐诗选本、少儿读物中,日本人的小学课本里也有。

  可见王维这首诗的艺术奥妙和影响深远。

  行文至此,想起我曾经因了王维这首诗,急吼吼地去了一趟西安郊外的香积寺,疑疑惑惑地去过汝州的风穴寺。

  去香积寺,那是一个初秋的上午,一路驱车前行,一路吟诵王维的诗句,梦想诗中的景象。可是眼前的一切与王维的诗半点也不像:没有数里云峰,不见古木参天,更无山泉呜咽。一马平川的地貌,笔直的高速公路,远远就可望见香积寺,山门、大殿、佛塔,一览无余。

  香积寺的建筑格局倒是很唐代、很佛系,碑刻上的介绍也正重提到王维的《过香积寺》写的就是本刹。寺内矗立着许多日本佛教界人士的题刻。

  但游览完香积寺,反而使我怀疑王维是否真的写的就是眼前这个香积寺。

  根据地貌特征和行进路线,我倒觉得弄不好王维笔下的香积寺,真有可能是河南汝州那个曾经叫过“香积寺”的风穴寺。

  八十年代,我曾经在一个春天去过风穴寺,那里倒真是曲径盘绕、云雾笼盖,那寺庙还真的深藏不露,接近王维诗中景象。

  也许,王维写的香积寺,不是眼前的香积寺,也不是那个风穴寺,而是他心目中的香积寺,是他艺术世界中的香积寺。

  写的究竟是哪里的寺,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写得好,写的妙,传诵千古,才是根本。

  寺庙,可以藏之深山,也可以处于闹市,可以曲径通幽,也可以一览无余。

  但艺术创作,尤其是诗歌绘画,藏而不露,才是高手。一览无余,便会兴味索然。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课本里的抗日英雄 我们从未忘记

  •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缅甸曼德勒城区多地持续展开救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