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排在首位。据说她在浣水里浣纱,鱼儿看见她的美貌都忘记游水,“咣当”,沉水底去了。
四个绝色佳人,被文艺作品歌颂最多的,也是西施。大都赋予她家国情怀、英雄救国的美谈。
但仔细想,在越王这里,西施是救国英雄。在吴王那里呢?不就是祸国妖精。
一个国家之兴亡,系于一个小女子,这恐怕也太搞了点!
在唐代,罗隐就别出心裁为西施鸣不平: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怨谁?
二
除了罗隐这首《西施》别出心裁,我还喜欢王维的《西施咏》别有深意。
王维生活在盛唐开元天宝时期,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他可是近距离见过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
可作为大唐宫廷诗人的王维,放着近在眼前的美女不写,偏要写那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西施。不会拍马屁的死脑筋,还不如李白,人家李白还知道写个“云想衣裳花想容”歌颂杨贵妃呢。
王维这首《西施咏》写于什么时间?有人说写于他在吴越任职期间,实地考察有感而发。但也有专家对他是否在吴越任过公职有疑义。
有人说写于天宝十二载前后,杨贵妃得宠后宫,杨国忠跋扈朝堂,他是借西施讽刺杨玉环兄妹。
诗是这样写的: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这首诗一反历来的歌颂西施以身报国,而是微含贬义、暗带讽喻。
天下人的重色,尤其是国王的好色,才使美女西施“一夜显贵”: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贫贱时在西边浣纱,也是普通百姓,一旦选做王妃,便娇贵起来,要人侍候化妆穿衣,尽享荣华。
尤其是君王宠爱,西施一切都是完美,西施什么都是正确。
身份显贵后的西施,已经忘记了当年一起浣纱的同伴,哪还会有同车而归的可能。
最后奉劝邻家的“姐妹们”,不要模仿,不要效颦。
全诗用词平淡家常,寓意似浅实深。
明代钟惺说:“情艳诗,到极深细、极委屈处,非幽静人原不能理会,此右丞所以妙于情诗也。彼专以禅寂闲居求右丞幽静者,真浅且浮矣。”
黄周星说:“‘既有君怜无是非’,便有君憎无是非矣,语有意外之痛。”
沈德潜则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入后人手,徵引故实而已。”
结合王维自己的身世和当时的政治生态,可以看出这首《西施咏》,确实是王维借古讽今的牢骚语。
三
自小看了许多文学影视作品,西施浣纱,在我的记忆里是这样的场景和画面:青青的河边,云雾缭绕,美女西施洗涤着那曼妙的轻纱。
最近到浙江诸暨苎萝村西施故里,站在浣江岸边那块据说是西施浣纱的石头旁,才知道西施当年浣纱,原本是一种苦累的体力活:就是把当地山上的苎麻砍下来,将其茎皮的纤维漂洗出来,用作织布结网。
原来西施是个苦命的劳动人民,浣纱是辛苦挣饭吃的营生,所谓诗意,都是文人的臆想。
浣江水边,浣纱石的对面,当地人搞了一组雕塑《浣纱女》,一群越女在水边洗衣服,情态各异,个个美貌。看来大众已经被洗脑,不愿意接受浣纱的“苦累”,宁愿接受洗衣服的“家常”。
从浣纱石拾阶而上,有一处“西施庙”,是后人为纪念这位“功臣美女”而建。占地5000平方米,设有门楼、西施殿、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红粉池、沉鱼池、先贤阁。西施殿建筑很漂亮,虽然是1986年兴建,1990年完工,但用的材料却是从民间征集来的老物件,梁柱、门窗、斗拱、擎枋、雀替,都是民间精品集萃,材质优良,工艺讲究,雕刻精美,很有历史韵味。设计上结合了传统宫殿和祠堂的形制,把主殿台基抬高,配以拱桥做中轴。
整个建筑俊俏、雅致、庄重,符合大众对西施的历史审美传统。
从李商隐的“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可以看出,至少在唐代就有西施庙了。据当地人讲,明代的西子祠,规模很大,香火也很旺。后来屡次兴废,抗日战争期间,炮火把西施庙炸得只剩后殿一个角。
西施殿里,引人瞩目的除了正殿里的西施雕像,恐怕就是东西两侧厢“忍辱负重”“以身许国”几个大字。
西施被越王勾践选定做“美女间谍”,当作颠覆吴王夫差的利器。西施是甘心情愿呢?还是被迫无奈呢?西施最终的结局是随范蠡云游五湖?还是被越王沉溺江底?
一个山里姑娘,去当国王的后宫娘娘,并被赋予“救国重任”,西施是英雄?还是糖弹?
法国作家大仲马说:“历史只是一枚用来悬挂小说的钉子。”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历史洪流裹挟下的西施姑娘的本来面目,已经无人知,也不重要,流传千古的西施故事和林林总总的文艺作品,都无非是权谋的棋子、民间的八卦或大仲马说的“钉子”。
西施使尽浑身解数迷倒吴王夫差,个中滋味是苦是甜?只有她自己知道吧?
勾践复仇成功,夫差因色灭国。西施最后结局是喜是悲?
只留下一头雾水和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