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文荟频道> 书人茶座 > 正文

壮烈京原线

来源:《北京文学》2022-02-07 10: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开忠(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

  岁月如歌,半个世纪过去了。每当我经过京原铁路时,感情的潮水总会放纵奔流,让我想起终生难忘的青春年代,想起那劈山斩水的壮烈场景,想起那为国负伤、为国献身的无数战友。

  那是1969年1月,我入伍来到北京周口店。经过3 个月的新兵训练,被分配到铁道兵四师十七团四营二十连,投身到京原铁路良各庄车站施工中。

  京原线,东起北京石景山南站,经良各庄、紫荆关、涞源、灵丘、平型关、繁峙、枣林、代县,到达山西原平,与北同蒲铁路接轨,全长417.68公里。铁路跨越永定河后,沿燕山边缘丘陵地带行进,至东域寺进入山区,十跨拒马河,穿过当时全国最长的驿马岭隧道,进入晋北黄土高原。全线地形险峻,地质复杂,桥高隧长,工程艰巨。从1965年5月开始,铁道兵四师、十三师、十四师共5万多名官兵陆续进点施工,其间还有北京和河北、山西3个省市7万民工参加。

  我们营3个连队担负施工的良各庄车站,位于周口店北边三四公里,是京原铁路从北京城进入山区后的第一座车站,地处大山坡,要将这个大山坡中间段削平,施工术语叫作“拉沟”施工。山坡石质坚硬,需要打眼放炮,进行爆破施工。施工速度与装药量有关,装药量大,起爆的体积大,进度就快;装药量小,起爆的体积小,进度就慢。可是,车站的位置离西边的良各庄村很近,大约三四百米,按正常施工,炮眼里的药量不能装得太多,太多了,起爆时石头飞得太远,就会落进村庄,造成事故。

  但是,上级要求:“根据形势需要,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车站建设任务。”当时,中苏关系紧张,美国实施军事包围,中国面临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开始实行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为了响应中央号召、加快施工进度,部队采取了“大爆破,人躲炮”的办法,即炮眼多装药,进行大爆破。放炮前,将良各庄村群众带到西边一公里多远的河滩上躲避。施工实行“3班倒”,上班人员躲在工地附近的“避炮洞”,不上班人员与群众一起撤离到河滩,为了尽快接手下一个工班,缩短上班时间,部队躲炮距离要比群众近些。开始时没有经验,药量过大,有的“避炮洞”被巨石砸塌,战士受伤;有的石头飞落到河滩附近砸伤人。有一次大爆破,我们在河滩躲炮,只见小如鸡蛋、大如脸盆的石头从一二百米的高空翻滚下落。为了避免挨砸,每人目不转睛地看着天空,尽力躲避落石。尽管这样,还是有两名战士被石头砸伤。仅施工第一年,我们连队八九十人中受过伤的达到 十多人,有3人被评为残疾。

  后来,我到连部当文书,听到的事情多了起来,才知道拉沟施工不算太难,也不算太危险,最难、最危险的当数隧道施工。

  “和帝修反抢时间、争速度”,“革命加拼命”,这样的标语口号在很多隧道口都可以看到。为了按时打通隧道,大多数部队都没有星期天、节假日,工作连轴转,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1970年12月31日,铁道兵十四师部分人员完成云彩岭隧道施工后,连夜转场,深夜4点多钟赶到新的隧道工地,投入开山战斗。元旦清晨,洞口以隆隆的炮声欢庆新一年的到来。农历大年初一早晨,团长到连队拜年,13个连队的营区几乎都见不到人,原来除夕之夜大家都进洞施工了。

  京原线施工线路图显示,仅从北京八角村到山西灵丘县境226公里地段,就有116座隧道,总长75.48公里,由于隧道石质破碎,施工条件简陋,塌方、落石、爆炸不断,每天都有人员伤亡,仅铁道兵四师在北京段一百多公里线路中就有98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此外,有记载、有名有姓的遇难民工达到200多人。

  控制全线工期的关键工程驿马岭隧道全长7032米,是当时全国最长的铁路隧道。隧道通过3条断层、10处溶洞,洞内地下水每昼夜外涌量达6000多吨。担负施工任务的十四师六十八团官兵头顶“大雨”、脚踏“长河”,冒着塌方危险,实行“四班三倒作业”,昼夜施工,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隧道主体工程,创造优良成绩。但是,这个隧道发生过悲壮的一幕,至今让当年的十四师老铁道兵难以忘怀——多名官兵坐着施工平板车滑入了洞中的地下暗河……

  山西平型关附近有座“烂洞子”,叫东长城二号隧道,全长6000多米,都是“蒜瓣石”,——一块石头松动,附近一大片石头就会跟着松动起来,三天两头塌方,还出现过“通天洞”。四师十九团十八连投入施工后,已有10名干部战士负伤。1970年6月22日,现场值班的连队指导员孙明超,突然发现洞顶一块大约1米见方的危石即将掉落,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将落石下方的战士姜在平推出险区,自己却被巨石砸中,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1971年2月4日,铁道兵党委为这位多次冒险救人的好干部追记一等功。

  京原铁路施工,步步布满风险。1971年,我们连队完成良各庄车站施工任务后,转移到山西灵丘,担任人工铺轨任务。由于线路附近没有公路,人员上下班经常坐着轨道上的平板车。平板车是当时上下班和运送材料的主要工具,没有机车牵引,全凭人员用木棍控制。有一天,30多名同志用平板车运料,没走多远就进入下坡。由于这条铁路从北京向西进入黄土高原,西高东低,线路大多数有坡度,最大坡度达到达2%,平板车越跑越快,达到每小时60公里左右,同志们拼命用木棍撑着,怎么也挡不住它飞速下滑。大家眼看阻挡不住了,前面的坡度更大,速度会更快,只好跳车,结果,造成十多人受伤,其中两人小腿骨折。

  京原线因坡度较大时常发生各种事故,有一次溜车让当年四师的官兵们至今记忆犹新。

  1972年大年三十晚上,铁道兵第四新管处一列停在小西庄站 10多节车皮约60吨满载焦煤的列车,由于该站调车员疏忽大意,忘记给列车放置固定车轮的“铁鞋”,在没有火车头、没有刹车闸的情况下,列车沿着2%的下坡道,以均匀的加速度向北京方向穿洞越桥一路狂奔。沿线各站的值班员和扳道员只见一条黑色巨龙风驰电掣狂奔而来,调度来不及通知下站值班员,火车已从下站值班员眼前一闪而过,速度之快、后果之严重不堪设想。其间,调度下令各站拿枕木、棉被等当障碍物放在铁路线上阻挡,或颠覆列车。然而列车下溜的速度实在太快,几经拦截都未生效。脱缰的“铁马”冲过一个个山洞、一座座桥梁,重车、铁轮与钢轨的摩擦,一路迸溅着耀眼的火花,百里铁道千座高山回荡着惊天的撞击声。

  列车撞开各站所有障碍物,从王安镇站、塔崖驿站、紫荆关站呼啸而过,以大约上百公里的时速直向奇峰塔站奔去。“在奇峰塔站用道岔使其颠覆!”有关领导果断下令。

  一声惊天巨响!列车颠覆的巨大冲击,上千吨煤炭将奇峰塔整个站房、扳道房、站台全部掩埋,10多节车厢瞬间撕成碎片!

  京原线于 1972年年底交付北京、太原铁路局接管使用。因为当时战备保密,它的建设情况媒体上基本没有报道,甚至没有举行通车典礼,这在我国铁路建设中极为罕见。几年前,我到山西调研,见到一位开始在京原线后来到太原铁路局工作过的山西省领导。他说京原线交给地方铁路局使用后,为晋煤外运、发展当地经济、改善沿线交通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得知我当过铁道兵、参加过京原线建设,感到非常亲切,说他代表山西人民和工作在京原线上的全体铁路职工,要我转达他向当年修建京原线铁道兵官兵的衷心感谢。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京原线的建设者和英勇献身的烈士。2014年,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将铁道兵四师牺牲于京原线的部分官兵迁葬于平西烈士陵园,用金字将烈士英名镌刻在英烈墙上。2018年,河北省易县政府将王安镇隧道意外事故中牺牲的官兵,安葬在附近万里长城紫荆关下的易水河畔玉山铺烈士陵园。为纪念建设者修建京原线的伟大功绩,山西省原平市将市区主干道命名为京原路;北京市石景山区在城区也设有京原路、京原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年荆轲刺秦王从易水河出发,太子丹、高渐离一身白衣送行,后者击筑,荆轲和歌,场景是多么悲壮!如今,我们这些为国为民的筑路勇士,不知要比逆历史潮流而动、为封建统治者卖命的荆柯高尚多少,当之无愧受到人民的爱戴与敬仰。

  有一次,我在北京西站看到一列绿色车身的客车将要从站里出发,感到奇怪:“现在还有这样的火车?”

  看出我的疑虑,车站一位服务员主动介绍说:“目前这样的绿皮车全国仅剩70多列,这是京原线上唯一一列站站都停的‘慢火车’,沿线村民坐上它做生意、外出求学、购物就医,也有人周末去百里峡、十渡、野山坡游玩,太方便了。”

  他越说越激动:“票价20年没涨,全程只需16.5元。俺是河北涞源人,坐长途客车到北京,票价需要70多元,乘高速客车,票价更多,而坐这趟车才需14.5元。我来来回回五六年,省了不少钱哪,这得要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修建京原线的铁道兵哪!”

  想到铁道兵为民修路、京原线长期为民造福,受到群众如此欢迎,我的心情很是激动。

  这时,绿色列车一声汽笛,缓缓从车站出发,我的思绪随之又飞向大山深处,飞向晋北高原,飞向那火红的年代……

  (原载2022年第二期《北京文学》)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