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市民阶层价值观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涵育
——评《寻找精神的“故园”——“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新市民”一词正逐渐代替“外来务工者”“农民工”等称谓,进入公众视野。促进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不仅仅在于一个称谓的改变,而是要给予他们同等的市民待遇,同时引领、重塑他们的价值观,使他们能从容应对新的环境,接受新的生活,全面促进人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开启新型城镇化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黄进教授的专著《寻找精神的“故园”——“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点课题,是针对当前社会各群体思想多样性和价值观多元化的客观状况,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市民阶层为研究样本,进行学理探究、调研实证和规律总结,尝试构建适合新时代社会生态特质的新市民核心价值观建设范式。
课题最终成果以专著的形式彰显了新时代价值观研究“政治性”“社会性”“人民性”的主旨,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视角,诠释了新市民阶层价值观理论建构与实践涵育之间的逻辑辩证联系,揭示了社会系统中从信仰(价值接受)、传播(价值弘场)到践行(价值示范)的微观路径,剖析了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与个体价值生态之间的相融相合,体现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时代要求。
该书分十章:第一、二章基于社会结构的视角,分别从“城市融入”“社会生活”的内核,对新市民阶层的政治价值观开展研究,梳理这一人群政治价值观的演进,利用“城市户籍人口政治参与调研”的相关数据,为制度建设场域的“公平”进行铺陈。在基于实证研究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得出新市民阶层“公平感”缺失的原因在于其社会身份的“先赋性不公”、体制机制执行上“不公”等造成的物质与精神双重缺失的结论。第三章着重从价值观表征的描摹,探讨新市民的社会价值观问题,揭示其在价值观实践、冲突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形态和解决方式,提出“消减社会排斥,倡导友善价值观”,张扬“求是”精神,引导城市道德之真诚与生活之真实的关注。第四、五章旗帜鲜明地驳斥了“先验的存在主义”,基于社会流动及变迁的视角,对新市民阶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展开论述,指出缺乏经济、文化发展的独立意识是造成其“敬业”“求真”“向善”等价值观念不够鲜明的主要原因。第六章至第八章着重对“生态价值观”“法治价值观”“网络价值观”等对新市民阶层进行价值观培塑与统筹推进的模型建构,以“致良知”“话语权力”等理论匡正新市民价值观研究的新场域。第九、十章从价值观最终“外化”和实践的角度,分析新市民阶层核心价值观实践的科学内涵与重要意义,厘清目标、原则和路径,并以“返乡”为主题,规划新市民阶层价值观建设良性发展的思路,以期其最终成为整个社会价值生态永续提升的重要组成。
基于上述篇章脉络,该书既是一部新时代城镇化下新市民价值观教育的“教科书”,更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宏大背景下,聚焦某一特定人群走向现代化的精神指引手册。主要观点如下:
一、新市民价值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价值观建设离不开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之间长期、多元和建设性的互动。从社会心理学看,这种互动,既包括相互的沟通和传播,也包括表达和展示;既包括遵守和坚持,也包括调整与改变。因此,核心价值观的语义具有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又与时俱进的鲜活生命力,经过长期实践筛选而被珍视、保留并积淀于人的内心。新市民阶层作为改革大潮中价值观变革最强烈的人群之一,他们的价值定位也正从前辈的“城市过客”“城市边缘”向“城市主体”转变,从“亦工亦农”或“边缘人群”向城市中心拓展和运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共享和共同创造的,即便暂时存在排斥和冲突,也无法无视它的存在和精神力量。顺应这个规律,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对其历史必然性、“内省”的主体能动性、“外化”的合理可行路径进行探究与论述,进而进行制度化、体系化、生活化、常态化的培育,加强举措的针对性、务实性、科学性和操作性。
二、新市民价值观建设是一项群体教育。正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那样,当新市民阶层原本的价值观在自体更新中与周遭的社会难以形成共识时,抱怨、观望甚至异化的价值观就会流行,“抱怨”的主体往往会有消极的情绪;“观望”则是失望的一种体现;而“异化”则是寻不到价值皈依的出路时转向歧路。对于新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建设而言,要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启蒙功能,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认知,并指导这一群体的价值实践。这有赖于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样本比较和个案列举等研究方法,尽可能客观地绘制出他们在外部社会生态影响下的价值观谱系,充分考虑其价值观的矛盾多样性、潜在冲突性、过程可塑性等主要特征,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社会心态。
三、新市民价值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下的时代变革。以人为本、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为新市民价值观实践提供了空间,也提供了多元的价值选择。在社会稳定发展时,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气质或时代精神;在社会急剧变迁时,它则可能快速变化,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成分和形态。新市民阶层中的大多数较第一代城市移民“还乡”的精神寄托,有了更鲜明的“以反主流的价值观实践,争取关注与地位”的思想动因,他们的价值观问题折射出当下社会的利益纠葛、观念冲突、发展失衡等。如果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致力于将价值观研究及内涵诠释置于不同意识形态情境中(如本书中的“离乡”“还”“继承”“反版”“公平”“域视”“接纳”“拒斥”等等)进行问题实质的剖析,往往能揭示隐藏在行为背后的精神动因。该书观察了一个特定阶层及其中游走行动着的个体,从个体的价值偏好到与人交往的规则,从经济意识到群体性事件,旨在揭示行为表象、意识浅层背后存在的精神驱动力,对其进行总结梳理并给出价值观建设的意见,以期把握这个时代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社会类别中的社会认知、社会情绪以及价值生态规律。
就上述内容而言,相较于世界各国均具有的“文化移民”现象,本书不局限于价值观冲突与融入的表象问题,而是将新市民阶层置于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生态下,突破移民文化理论以及传统研究中就“人”研究“人群”的现象表层,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理论基础的凝炼和概括;二是对新市民阶层生存状态的关怀与探寻;三是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瞻顾,探寻了一条与中国未来相适应的新市民阶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之路。(杨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