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 文荟频道> 光明掠影 > 正文
[责编:董大正]

文物华彩 笔端绽放

来源:人民日报2022-08-29 09:49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在重庆考察

  • 山城重庆:山水之城 美丽之地

  • 山东:发展内河航运 畅通物流通道

  • 趣味科普传播航天知识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2024-04-20 17:03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4-03 15:11
为切实织密森林“防火网”各地组织人员巡查防火。
2024-04-03 15:11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04-02 15:40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2024-03-26 21:07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03-18 16:39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02-29 18:59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02-23 10:59
美丽的三亚湾
2024-01-20 17:42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4-01-13 19:43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12-26 15:39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12-13 16:08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12-13 15:59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加载更多

  文物华彩 笔端绽放(全面小康画卷)

  朱万章

  四渡赤水纪念馆(油画)

  孙立新

  丝路乐章(油画)

  沈 康

  铜之语(水彩)

  王忠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就。一批美术工作者走进博物馆、纪念馆、大遗址等地,亲身感受我国文物保护利用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饱满的激情创作了大量美术新作。在这些作品中,悠远的文明回响穿越千年时光,灿烂的民族瑰宝绽放时代光彩。

  讲述动人红色故事

  革命文物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近年来,我国革命文物家底基本摸清,革命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革命文物教育功能不断强化。不少美术工作者聚焦各地保护、管理、利用革命文物的实践探索,以画笔生动讲述红色故事。

  一件件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美术工作者用画笔追寻红色历史。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接连涌现,成为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喻涛版画《见证·革命友谊之借款信》便以一封红色书信为对象,讲述中国共产党人之间的革命友谊。这件作品是画家在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寻访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借助超写实的表现手法,创作者生动还原了信件刚写好时的历史情境,带领观者走入峥嵘岁月。田黎明中国画《铭史册页图》、王小舟中国画《足迹》等作品,着重刻画了历经烽火洗礼的军号、军装、马灯等物品。面对有着独特精神底色的革命文物,美术工作者不局限于写实再现,而是不断创新构图形式、材料技法,将人文情怀注入笔端,在特写式的描绘中,使作品展现出信仰的力量与精神的传承。

  如今,许多革命旧址、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焕发新风采,成为人们参观游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聚焦这一现象,一批美术工作者通过不同视角,描绘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持续走向深入的崭新画卷。在李江峰油画《青春之歌唱响之地》中,修缮一新的北大红楼屹立于街角,四周往来的车辆、行人络绎不绝。历史建筑与现实生活的交相呼应,既体现了革命旧址焕发新风采,亦触发观者的深层思考。孙立新油画《四渡赤水纪念馆》、陈树东油画《陕北“十二月会议”会址》等作品,通过对革命旧址的具体刻画,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在历史沧桑中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杨国瑞中国画《功勋号》以淡雅工细的笔墨,表现了一群青年在博物馆中参观军事文物的场景。透过这些以红色精神为底色的美术作品,人们更能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

  展现多彩文明画卷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文物资源大国,保护好、利用好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些美术工作者也致力于成为文物保护的践行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他们积极开展实地考察,以丹青抒写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现当代文物保护利用新面貌。

  伴随考古发掘项目的有序开展,浙江良渚、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四川三星堆等一批重要遗址,既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也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一些美术工作者走进考古遗址,用画作展现其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像管建新油画《良渚遗址》、刘小同中国画《古格遗址》等作品,通过对考古遗址地的多彩描绘,传递文明之美。一些美术工作者遍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其历经岁月洗礼后迎来“新生”。在杨飞云油画《正定县天宁寺凌霄塔》、文中言版画《故宫角楼》等作品中,观者可以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丁一林油画《云冈石窟之二》、沈康油画《丝路乐章》、郭仲正油画《麦积山》等作品,聚焦石窟寺保护利用。无论是写实还是写意,美术工作者都着力在描绘巍然壮观的石窟寺的同时,折射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风貌。

  我国文物保护与考古取得的新成效,离不开广大文物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在众多艺术佳构中,以文物工作者为表现对象的作品,叙事巧妙,主题鲜明,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袁元、季承禹油画《敦煌女儿》表现了“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工作的场景。画面背景是跨越千年的敦煌石窟壁画,樊锦诗手持手电筒立于壁画前,似在思考,又似在展望。画家特意用油画刮刀在亚麻画布上厚涂油彩,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硬朗,以此体现樊锦诗的执着坚守与无悔奋斗。党志斌中国画《千年对话》则通过描绘普通考古工作者的日常工作,致敬这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追梦人。作品中,充满朝气的考古工作者或在清理文物、或在认真记录,从他们身上,观者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

  抒写旺盛发展活力

  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文物保护领域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云展览、云教育等活动火热开展,文物保护交流合作渐成规模……在美术工作者笔下,我国文物事业活力迸发的精彩图卷徐徐展开。

  随着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免费开放不断拓展,参观博物馆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美术工作者走进身边的博物馆,以画笔记录所见、所思、所感,展现文物“活”起来的新面貌。在水彩画《楚风·皿方罍》中,湖南画家石明祥将出土于家乡的两件代表性文物——马王堆三号汉墓T形帛画与商代皿方罍绘于同一画面中,讲述国宝背后的传奇故事。王忠鹏水彩画《铜之语》以细腻的笔触、敦实的造型,使作品氤氲着文明之美。刘海涛中国画《博物馆之都》、陈轶涵中国画《对话》等作品,以人们参观博物馆为主题,侧面反映出博物馆发展成果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共享。

  透过美术作品,亦可感受到文物保护利用与百姓生活的密切联系。像黄东兴油画《大梦敦煌》便以取材自敦煌壁画的民族舞剧为表现主题。舞台上,演员们正翩翩起舞,与背景中石窟壁画上的飞天形象相呼应,共同演绎敦煌艺术之美。郭争光油画《鼓浪屿印象——暖阳》则展现了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的一角。供游人休憩的座椅、懒洋洋的猫与具有温度的历史建筑相映成趣,温暖的色调渲染出鼓浪屿的悠闲与诗意。历史记忆与当代生活交融共生的美好图景,成就当代美术作品中一道亮丽风景。

  文物“活”起来的新风采,不仅受到专业美术工作者的关注,也吸引着许多美术爱好者。一些90后、00后紧随时代发展,运用便捷的电子设备手绘文物图鉴,画风清新,内容新颖,为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这些创作实践的传播力度和广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媒介,受到许多网友的关注与喜爱,体现了文物展示传播与当代科技手段、艺术形式的“无缝对接”。

  以文物保护利用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体现了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新气象。这些作品大多出自中青年美术工作者之手,他们以活跃的艺术思维,通过不同形式展现我国文物工作的新进展,为主题性美术创作拓展了空间。新时代的中国,文物事业前景广阔,期待更多美术工作者让文物华彩在笔端绽放。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