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黄河文学》创刊30周年:黄河流长文学澎湃
首页> 文荟频道> 今日推荐 > 正文

《黄河文学》创刊30周年:黄河流长文学澎湃

来源:银川晚报2022-11-16 10:36

  一个人的经历,会在他的生活中留下轨迹;一本文学刊物的经历,也会给接触过它的人留下痕迹。诞生于银川这片土地、全国公开发行的纯文学刊物《黄河文学》,自1992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30年岁月。“三十而立”的《黄河文学》,正如它的名字,如同一条河流,汇聚时代声音,澎湃流过,润泽人心。

  创刊二三事

  1992年初,银川市文联打算创办一份文学刊物,彼时,才刚调入自治区文联《朔方》编辑部的高耀山,又被调回市文联,任《黄河文学》主编。办刊启动费5万元,除了高耀山,另有两位编辑于秀兰、葛林。编辑部地点在当时的新华东街,租了两间办公室,装了一部电话。高耀山还记得那部电话,准确地说应该是“半部”——编辑部与一个个体商户共用一个号。

  条件艰苦,三个人事务繁多,没日没夜地工作,这些辛苦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怎么把刊物质量提上去。当时“两张一戈”(张贤亮、张武、戈悟觉)是宁夏文学响当当的品牌,高耀山便邀请张贤亮任《黄河文学》名誉主编,请他为创刊号封二“名家风采”题词赠照片,并约稿,张贤亮一一答应了。同时,他又向张武、戈悟觉、肖川等本区著名作家诗人约稿,他们都鼎力相助,纷纷寄来题词、照片和作品。

  有了名家名作,刊物的品质和水准就上去了。10月份,《黄河文学》创刊号如期出版发行,受到了区市领导、文艺界、新闻界和读者们的肯定,特别是创刊号上同时发表张贤亮的题词、照片和作品,实属难得,一时在宁夏文艺界引起热议。

  高耀山回忆,后来,编辑部想给张贤亮送点名誉费以表谢意,他婉拒了,调侃说要感谢就给他买只小狗吧。后来,高耀山和葛林、于秀兰到狗市上买了只小沙皮狗送到张贤亮的办公室,他抱在怀里抚摸许久。

  已走过三十年历程的《黄河文学》。

  对文学的情怀

  刊物发展最大的难题是缺少稿件,尤其是优质稿件。《黄河文学》一方面向名家约稿,刊物的质量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就是“走群众路线”,为爱好文学的年轻人提供创作平台。如今,许多活跃于文坛的青年作家,正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当时,三个人办刊着实艰难,高耀山又邀请资深编辑、著名诗人罗飞帮忙。罗飞当时已经退休,经过一番相劝,加入了《黄河文学》编辑部。他朋友颇多,为刊物约来很多名家大腕的佳作、题词与照片,《黄河文学》一度名人荟萃,风光一时。此外,罗飞文学造诣深,鉴赏水平高,编稿校稿更是专业细致,“罗飞眼光很‘毒’,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有时候编校过的稿件,也能被他发现问题。”高耀山说。

  后来,罗飞又推荐了宁夏出版社编辑、诗人陈琢如加入《黄河文学》的编辑工作,高耀山将刊物终校交给他,“他就像一台‘验钞机’,能把‘假冒伪劣’一一识别,扫除干净。”高耀山说。

  创刊号封面。

  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而《黄河文学》的编辑队伍就是这样勤勤恳恳,以过硬的文学素养和认真细致的作风,为作者们铺就了通往文学殿堂的道路。

  【以文学的方式回报养育自己的土地】

  2009年《黄河文学》编辑部为来宁借读的四川绵竹学生送行。

  《黄河文学》首届签约作家笔会。

  当年,《黄河文学》不仅以“走群众路线”发展起来,选稿更是看内容是否能贴近生活、打动人心,这彰显了一代编辑的文学观念。在先前形成的基调上,《黄河文学》继续发力,在全国文学期刊中,成为独特的存在。

  不断成长的《黄河文学》

  2004年,郭文斌出任《黄河文学》主编。郭文斌说,通过自己的阅读、写作实践,深刻感知到文学对人的影响,他希望这种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主持刊物期间,他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办一份能够首先拿回家让自己小孩看的杂志,倡导办一份能够给读者带来安详的杂志,倡导办一份能够唤醒读者内心温暖、善良、崇高和引人向内向上的杂志)办刊主张,“这也是我自己的文学主张。”他说。事实上,这种观念确实将《黄河文学》带到了另一个发展阶段。

  2007年,《黄河文学》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印行量过万册,连续四年进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推荐目录,是全国同类同级文学刊物中唯一一家。《黄河文学》“六个关键词”(底线、纯粹、高度、警觉、生机、公益)办刊理念和“三个倡导”选稿方向也受到总署、中宣部文艺局及区市领导、专家的肯定。2017年,中宣部文艺局领导在调研全国文学期刊现状时,对《黄河文学》的办刊品质等给予肯定和鼓励。

  文学的蔚然之观

  长久以来,《黄河文学》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定位。郭文斌介绍说,《黄河文学》的发稿有三分之一是名家约稿,三分之一来自宁夏文学的中坚力量,还有三分之一重点培养文学新人。如此,便呈现了文学的蔚然之观。

  创刊至今不变的封二名家“寄语黄河”(原“名家风采”),姚雪垠、马烽、王蒙、萧乾、邓友梅、于光远、高晓声、邵燕祥、陈忠实、贾平凹、张贤亮、蒋子龙、韩少功、陈思和、铁凝、李敬泽、张炜、汪政、次仁罗布等当代二百多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学者的题词,已经成为一份难得的当代名家文学观档案。

  《黄河文学》开设“话题·文学的干净”栏目,让知名编辑、作家、时任《黄河文学》副主编的郭红,以大访谈形式,先后采访了周国平、史铁生、陈忠实、陈建功、张贤亮、杨绛、王安忆、韩少功、陈世旭等文坛大家,达三十余万字,在业界引起较大反响。“这个访谈的体量相当大,采访张贤亮先生那期,三万多字,其中谈到了很多他个人的经历和思考,非常难得。这么多作家,如此大体量的访谈,我把它称为‘另一种文学史’。”郭文斌说,其中采访史铁生的文章,因成为“史先生的最后一篇访谈”被媒体广泛转载。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黄河文学》。

  这里走出一批青年作家

  创刊以来,《黄河文学》坚持的首要任务是发现和扶植文学新人。2005年,刊物签约本土十一位70后、80后作家,通过组织笔会,编发专刊、小辑,召开作品研讨会等形式助其成长,十一位作家诗人均有多部著作出版,获得各种奖项,其中马金莲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赵华获得第十届“优秀儿童文学奖”、刘汉斌散文作品集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黄河文学》常常因稿设栏,只要稿子好,我们就开相应的栏目。”郭文斌说,当年彭学明的长篇散文《娘》六万字,《黄河文学》以“特稿”一次刊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新华社记者做了特别访谈,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多家刊物转载,除了获得“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等奖项,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全景展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文艺战线取得新成就新突破的大型电视文艺专题片《为时代放歌》第二集《荟萃》中,作为文学类的成就被重点介绍。

  作为地方文学期刊,对本土的宣传也是责任,《黄河文学》以文学的方式礼敬养育自己的土地,举办了“宁夏之美”全国散文征文大赛,收到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地区作者,以及澳大利亚华人作者参赛作品,共计一千余篇。“如果能有一篇像《岳阳楼记》那样的名篇产生,宁夏将随之名闻天下。”郭文斌说。事实上,在这次征文中,很多人就是因为作家李进祥了解了清水河。

  带着使命前行

  创刊初期,《黄河文学》第一代编辑定下基调,坚守刊物“关注心灵秘密、提升人的品格”的底色。“我们提倡‘文学的干净’,把世道人心的阳光温暖展示给读者。”郭文斌认为,《黄河文学》的成功,在于它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活水源头,展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丽。

  如今30年过去,《黄河文学》倡导的价值观影响着无数人,这种力量值得总结。主编闻玉霞介绍,2022年,刊物推出了一系列策划,其中,以“寄语黄河”“话题·文学的干净”“宁夏之美”“中国当代知名散文家新作展”等原创品牌栏目的作品为基础,出版一套精品集,打造刊物标志性书系,助力本土文化外宣。

  “这是一系列承上启下的工作。”银川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黄河文学》编委会主任代晓宁说,三十而立的《黄河文学》继续自觉担负起“出好作品”“推好作者”“培育好读者”“滋养好社会”的责任,不断拓宽这条“文学之河”的河道,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提供更为厚重更为美好的精神文本,成为人们抵达诗和远方的心灵目的地。

  【作家寄语】

  哲学和文学都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形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必定具有哲学的深度,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必定拥有高贵、丰富、智慧的灵魂。愿以此与《黄河文学》的每一位作者共勉。——周国平

  归根结底,一个国家的好希望在青年们的身上;而好青年从来是被好文化所化就的。——梁晓声

  谨于长江之流致黄河之岸,无限感恩大江大河给文学的哺育与滋养,祝《黄河文学》源远流长,万木葱茏。——池莉

  我和七零后几位作家朋友的第一篇小说,都发表在《黄河文学》上。《黄河文学》是我写作生涯中特别重要的一站,也是我小说创作的始发站。在此深深祝福她,愿她有更美好的未来!——艾玛

  每当看到和听到《黄河文学》这个名称,我心里都暖暖的,不由得想起自己在文学道路上所受这本刊物的帮助和扶持。《黄河文学》首届签约作家里有我,我在乡村待业那几年唯一能读到的刊物就是受赠的《黄河文学》。三十年风雨历程,她从双月刊改为月刊,栏目也偶有调整改动,唯有文学的真挚情怀不变,发表优秀文学作品、培养优秀文学人才、传播优秀文化的宗旨不变。祝贺《黄河文学》创刊三十载,希望《黄河文学》越办越好。——马金莲

  (李尚)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丰收图景

  • 多彩假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