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文选自《博览群书》杂志2022年第9期,原题为:“王夫之对岳飞批评错了吗”,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林鹄)
《读通鉴论》和《宋论》是王夫之(人称“船山先生”)的两部名著。盛名之下,也有微词。比如,船山评论历史人物,向蒙苛责之讥。
这位辞世于清兵入关近五十年后的老人,以明遗民自居,不承认清朝。他著述等身,遗言却禁止子孙刊行。近两百年后,底定大乱的曾国藩、国荃兄弟在金陵主持整理《船山遗书》,其学方大显。但即便是对王夫之倍加尊崇的曾国藩,也认为他评论古人过于“褊刻”,“使处国事,天下岂尚有可用之人?”如果船山当政,在他眼里,恐怕普天之下找不出一个可用之人。
难道这个百多年来征服了无数学人的智者,心灵的隐秘角落有块阴霾,使他完全忘掉了作为儒学之本的恕道,在七十高龄定稿的《读通鉴论》和《宋论》中,像愤青般唾沫四溅,恣意贬低古人?
这不是没有可能。但我们注意到,同样在两论中,王夫之对“苛”深恶痛绝。比如他说,宋代的理学家们,“以其律己之严,责愚贱之不若”,拿对自己的高标准,来要求大众,是受了法家的毒害(《宋理宗六》)。船山强调,君主应当“求诸己而已”,至于“舍己而求诸人”,乃“申、韩之敝帚也”,那是法家的害人玩意儿(《宋太祖三》)。
在同样成书于晚年的《四书训义》中,王夫之一而再再而三地郑重指出,发表言论得慎重。于情于理可以说的话,也应当“慎持之而不易出,若有所忍焉”,尽量克制,不随便出口。如果不得不说,“简而确,断而不繁,有所止而不流”,言简意赅,就事论事,不枝蔓,不发挥(《论语训义·颜渊篇司马牛问仁章》)。他担心,士大夫自恃真理在手,“以道义自居”,“与世相亢”,摆出一副对抗流俗的姿态,“道义成乎偏激之意气”(《论语训义·子罕篇子曰衣敝缊袍章》)。因此,对古人歆羡、今人盛赞的宋代士大夫政治,船山持否定态度,将士大夫政治发端的仁宗朝视为北宋亡国之源。
那么,船山本人洋洋洒洒,写就了两部总计70万言的史学巨著,其中充斥着“穷其恶而极其诛”的 “非贬古人”之语(《赵烈文日记》),极尽批判之能事,又该如何解释?
澄清这一困惑,必须回到《读通鉴论》和《宋论》中的具体案例,详细考察王夫之“非贬古人”的方式、依据和目的。一系列不同性质的案例,或许能帮我们打开一扇理解这位哲人的门。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岳飞。
在《宋论》高宗第12篇中,船山认为,岳飞遇害,本人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对一位几乎没有瑕疵的完人,王夫之尚且如此,不正是“褊刻”的确证吗?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船山的论述。这一篇首先指出 :历代宰相统兵作战,立下赫赫武功的,除周公外,没有别人也;而武将在战场之外,享有崇高声望的,历史上连一位也未必找得出来。
武将赢得非军事声誉,有三种途径。第一,军纪严明,不骚扰百姓,甚至主动嘘寒问暖,民众会赞不绝口。第二,虽身为武将,但文质彬彬,和士大夫交往表现得很谦逊,甚而诗酒唱和,读书人自然倍加推崇。第三,积极参与朝廷关于国家大事的讨论,坚持正义,声援君子,反对小人,在官僚中就能收获口碑。
王夫之认为:“岳侯(对岳飞的尊称)之死,天下后世胥为扼腕,而称道之弗绝者,良由是也。”历史上被冤杀的武将很多,军事奇才韩信死得也很冤枉。为什么大家对岳飞之死特别痛心,独独对他称颂备至?就是因为上述三方面岳飞都做得非常好,声誉卓著。韩信不过是能打仗——也许比岳飞还强,但缺乏岳飞拥有的伟岸形象。
接着船山笔锋一转,说出了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唯然,而君子惜之。”唯其如此,有识之士替他惋惜。正因为表现近乎完美,岳飞“进无以效成劳于国,而退不自保其身”,进不能实现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夙愿,退不能避免冤死的厄运——“遇秦桧之奸而不免,即不遇秦桧之奸,而抑难乎其免矣”,碰到秦桧这样的奸臣,岳飞倒下了,但即便没有秦桧,恐怕也不会有好结果。
和众人一样,王夫之认为岳飞之死是南宋命运的转折点。但极其与众不同的是,他将悲剧归结为岳飞做得太好了,甚至刽子手秦桧似乎也可以因此减轻罪责。
下面船山用了1200字加以解释。他先引用《周易》:“安其身而后动,定其交而后求。”办大事,不能急躁。得先赢得周围人的谅解和信任,否则一定会有人使绊子,结果不仅是个人遭遇挫折乃至不幸牺牲——仁人志士不惮为国捐躯,而是危亡中的国家失去了被拯救的机会。尤其武将统率千军万马,握着枪杆子,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立大功的机会多,遭暗算的概率也大,保护好自己,争取他人的支持,更不容易。
接下来王夫之专门讨论武将的难处。靠血缘坐上龙椅的皇帝往往不具备雄才大略,能力比不上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脱颖而出的将军。心知肚明的皇帝自然会担心,会猜疑,怕控制不了将军们。而一位手下聚集了众多英雄好汉的将军,屡战屡胜,敌人闻风丧胆,天下人自然顶礼膜拜,忘了将军上面还有天子。这种情况下,这位将军丝毫没有警惕,又展现出难能可贵的品质,体恤老百姓,尊重读书人,礼贤下士,于是庙堂与江湖众口一词,竞相称赞。
将军还没有醒悟,羡慕读书人的儒雅,生活中处处向文人看齐,并借诗文咏叹被压抑的豪情壮志,身后自然聚拢了一批浮躁的粉丝,争先恐后用笔墨吹捧将军,为他鸣不平。流风所及,街头巷尾也出现了种种民谣,传颂将军的爱国情怀,为他壮志未酬感到悲伤。这能不让平庸的君主和他身边的小人为之侧目吗?
更有甚者,君主有不良嗜好,任用的大臣中有奸人,决策有错误的时候,在朝的文官们无法说服君主作出改变,病急乱投医,寻求将军的支持,而将军铁肩担道义,出面表态,力图挽救朝局。这只会使皇上对他猜忌更深,奸臣们欲去之而后快的心情更为迫切。
“如是而能使身安以效于国者,未之有也!”像这样子,想要保护好自己,从而实现为国效力的梦想,是不可能的。
澄清了武将的可能失误,船山又援引汉唐历史,分析成功案例。汉初立下大功的武将,只管打仗,只负责执行命令,中央决策是萧何、张良这些文人辅佐刘邦做的。周勃、灌婴之所以能在吕雉死后,安定刘氏之天下,恰恰是因为没文化,不像随何、陆贾这些文人那样风度翩翩,能说会道,所以刘邦、吕后都比较放心。要不然,别说吕后当政时不会轻易放过周勃、灌婴,恐怕刘邦就容不下他们。
和岳飞更有可比性的,是郭子仪——安史之乱后挽救李唐的第一功臣。在王夫之看来,郭子仪虽是不折不扣的一介武夫,却是有大智慧的仁者。他清楚李泌、崔佑甫是贤相,但并没有和他们结交,以成“君子之好”;他同样清楚宰相元载、宦官鱼朝恩是奸邪,但也没有加以揭发,不招惹他们。
郭子仪功劳太大,受到了唐王朝的猜忌。他的兵权被夺,取而代之的是曾经的副手李光弼。李氏风格和郭子仪迥异,执掌军政后郭氏立下的规矩往往被废弃,但郭子仪很淡定,并没有发挥影响力,背地和李光弼较劲。另一个唐廷特意提拔以制约郭子仪(还有李光弼)的,是他曾经的下属仆固怀恩,对此郭氏也没有任何不满表现,甚至主动让位于昔日部曲。
削夺兵权三年后,一度因军情紧急,郭子仪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复出机会,很快又因为受猜疑被罢。他依然安之若素。不久,吐蕃大军攻入长安,唐代宗仓皇逃往陕州(今河南陕县),郭氏临危受命,收拾散兵游勇,再次挽救了唐王朝。船山称颂道:
以废斥之余,一旦跃起,而卒拯吐蕃之难。以是动,而动罔不利也 ;以是求,而求无不得也。
郭子仪低调慎重,坚守武将本分,不介入政治,面对不公淡然处之,不仅保全了自己,最终也迎来了为国效力的机会,一举定乾坤。
郭子仪的反面是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因为居功自傲,不堪忍受皇家猜忌,仆固怀恩勾结外虏,反叛朝廷,最终身败名裂。而李光弼要不是死得早,恐怕也难免这样的下场。
岳飞是郭子仪的另一种反面,高尚的反面,但还是反面。王夫之感慨:“岳侯诚有身任天下之志,以奠赵氏之宗祊,而胡不讲于此耶?”岳飞啊岳飞,你有凌云壮志,欲拯救赵宋王朝,怎么能不冷静地好好思考,怎么能不向成功的前辈郭子仪学习呢?
有了以上一番正反两面的剖析,接下来船山才进入正题,具体讨论岳飞的处境。
赵宋家法,素来以猜忌武将著称。宋高宗更是亲身经历过身边武将的叛乱,一度被囚禁,被迫让位给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他对武将的态度可想而知。皇帝如此,宰相呢?秦桧独掌朝纲前的张浚,虽是正人君子,但气量窄,疑心重。而和岳飞共事的武将,同样名列中兴四大将的张俊、刘光世都曾是他的上司,资格老得多,无法接受岳飞和他们平起平坐,耿耿于怀。至于阴险的秦桧,就不用提了。总之,南宋政权的重要人物,理解、支持岳飞的寥寥无几。
危机四伏的状况下,岳飞没有韬光养晦。他高调宣传、执行军纪,甚至将拿了百姓一束麻捆割来喂马的杂草的士兵斩首示众,对军队驻地或经过区域的民众体贴入微,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纷纷给岳家军送来种种慰问品;他高调仿效文士风流,延揽读书人,和士大夫如漆似胶;他高调支持朝廷上掌谏诤之职的谏官们,公开互相推崇,力辨和议之非;他高调阐明自己的立场,一身正气,绝不容丝毫侵犯,与奸臣势不两立;他高调地在怀疑他培植势力的张浚面前,直率地指出诸将领的不足,当场翻脸后,极有血性地扔下军队,一个人步行到庐山,给去世不久的母亲守孝。
以上所论种种,就事论事,岳飞都没错,恰恰相反,他表现出了罕见的正直和英雄的柔情。但船山评论说:“合宰执、台谏、馆阁、守令之美,而皆引之于身,以受群言之赞颂。军归之,民归之,游士、墨客、清流、名宿莫不归之。其定交盛矣,而徒不能定天子之交;其立身卓矣,而不知其身之已危。如是而欲全其社稷之身以卫社稷也,庸可得乎?”
一个武将,出色地履行了本该由宰相、谏官、馆阁(皇家专门培养的文学侍从)和地方长官(就关爱百姓而言)履行的职责,集一众文官的优点于一身。他的魅力,让士兵倾倒,让民众倾倒,让文人墨客、清流名宿倾倒。但这只会让皇上对他更为猜疑、忌惮。他卓尔不群,立身极正,却毫无必要地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岳飞的生命,不只属于他个人,船山称之为“社稷之身”,这是个关系到国家安危、普天下千千万万人的极其宝贵的生命。真正的智者,能屈能伸——屈,不是为了保全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为了天下。
岳飞遇害时,才39岁。王夫之感到极度惋惜,甚至为此设想了一个美好结局:如果他能像郭子仪那样,收敛锋芒,“知难勇退”,不和秦桧争一日之长短,完全可以等到老贼的死。秦氏死后六年,那位写下“立马吴山第一峰”的大金君主完颜亮,悍然举全国之力,孤注一掷,兵临长江。这时的岳飞,一定会像郭子仪那样,成为高宗君臣心目中挽救危局的不二人选,迎来施展宏图的良机。完颜亮南下,后院起火,堂兄弟完颜雍在辽阳自立为帝。趁女真内乱之机,岳飞不难收复黄河以南的宋朝故土。即便不能一举将金人逐出中原,还我大好河山,至少南宋政权不会像实际发生的那样,苟延残喘,直至被蒙元吞没。
最后,船山的结论是:
故君子深惜岳侯失安身定交之道,而尤致恨于誉岳侯者之适以杀岳侯也。悠悠之歌诵,毒于谤讪,可畏矣夫!知畏之,则所以弭之者,亦必有其道矣。
有识之士会为岳飞深深叹息,更对当时称颂岳飞的那些人痛心疾首——正是他们的歌颂,把岳飞送上了风波亭。有时,比起恶意中伤,赞扬反而是更致命的毒药。明白了这一点,如何消祸患于未萌,就再清楚不过了。
这就是王夫之对岳飞的“苛责”——岳飞原本可以实现救国理想,他犯了错误,对自己的死,岳飞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可以想象,会有人反驳船山:分明是宋高宗、秦桧混蛋,怎能把账算到岳飞头上?
王夫之论史,不是作为中立的第三者,以超脱的“客观”态度评判古人。他设身处地,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从当事人的愿望出发,试图阐明,当事人怎么做才能实现其美好愿望。
打个比方,车祸发生后,交警会来确定事故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这如同现代史家习惯的历史分析法:寻找导致某一事件发生的诸多因素,并大致确定不同因素的不同“贡献”。但另一方面,对发生车祸的当事人来说,面对交警是不得已的选择,真正重要的是避免车祸。而要避免车祸,事后分割责任的思路没有太大的意义——司机必须时刻准备好,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如果现实很糟糕,很多人不遵守交规,你怎么办?有人会开斗气车,但斗气的结果可能导致车祸,即便对方负全责,也后悔莫及了。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要避免车祸,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谨慎行事,抱怨乃至怒斥不道德的司机没有意义,谴责不解决问题。
不是王夫之苛责,是现实太残酷、太苛刻。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最有效的应对方式就是自己做好准备。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为什么会出问题?不正因为人太复杂,什么样的人都有吗?如果人人质朴善良,早就天下太平,根本不会出问题了。有志之士渴望承担起责任,解决国家、民众的问题,就必须思考如何面对非常复杂,甚至凶险的环境。一个真正有责任心的人,应当做好随时遇上混蛋、坏蛋的准备。
正是充分意识到现实的复杂性,充分意识到岳飞具备了力挽狂澜的能力和意志,船山才站在岳飞和未来一定还会出现的岳飞般的英雄的立场上,为他们实现梦想出谋划策,提出了貌似严酷到不近人情的极高要求。这不是局外人缺乏同情心,妄加苛责,而是比他人更透彻地理解岳飞处境的结果。从根本上说,王夫之的史论不是要对已经无法改变的历史说三道四,而是希望塑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我相信,如果岳侯有机会在天国读到王夫之的评论,一定会泪流满面。
(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攻政治史、经学与史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