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炊烟是很美的景色。它飘在屋顶上,贴在山坡上,挂在树枝上,在金黄的草垛边萦来绕去,在盛开的桃红中拂来荡去,在返青的田土里窜来晃去。只要炊烟升起,整个村子就显得活灵活现、有了生气,家就有了温暖的味道。
小时候,我最喜欢柴火灶。灶角一隅堆放的青冈柴、桉树叶、干谷草、竹根头,很是旺火,在灶膛里燃得啪啪作响。只消一会儿工夫,就把大铁锅里煎炒的、大鼎锅里炖煮的菜肴弄得香喷喷的,端上堂屋的八仙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有滋有味、心满意足。
娃儿家总是对周遭的物事充满好奇心。每当姑姑把柴火灶点燃,我就会用吹火筒对着灶膛“呼哧呼哧”一阵吹,然后跑到老屋背后的小山丘上,看屋顶烟囱里飘出来的炊烟。那烟雾一会儿像云朵,一会儿像蘑菇,一会儿又像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牵引着我年少时的想象,直到姑姑喊“吃饭喽”才回过神来,依依不舍地离开。
几个小伙伴相约在沟对面的老鹰岩割猪草,割完猪草,我们把背篼一丢,玩起了游戏,输的一方要向赢的一方进贡一大把猪草。大家玩得兴起,不知不觉间,天色向晚,突然,黑二娃指着远处我家的屋顶说:“你家烟囱冒烟了哟,烟子雄得很,肯定在煮肉嘎嘎。”我看见那升起的炊烟,肚皮一下子就饿了起来,忙招呼小伙伴们背起背篼,下沟、上坡,朝家走。
乡下人最爱走人户,也特别讲究走人户,那是亲戚乡邻间沟通情感、增进亲情交往的方式。娃儿时的我,一听走人户就来了精神头,过田坎、翻山丘,走在一家人最前面。远远看到二叔公家的炊烟,从屋顶飘到两边都是柑橘林的乡间小路上,我朝落在后面的父亲母亲喊道:“二叔公家的炊烟飘过来了,香得很!快点哟,走拢就打牙祭哟!”二叔公家的炊烟飘到眼前,伸手可触,我用小手在炊烟里胡乱挥着,兴高采烈地追逐着炊烟。一家人穿行在烟雾缭绕中,加快了脚步。
父亲上了年纪后,常常爱坐在自家院坝里喝茶,一个人盯着炊烟若有所思。有时我也挨着他坐下,听他絮絮叨叨。父亲一会儿说:“炊烟是白雾,柴火灶就烧得通透亮堂,催锅!”一会儿又说:“老家的炊烟断不得哟,断了的话,香火就不旺了。”我知道,在父亲的心里,炊烟是很金贵的。
如今,炊烟早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环保、生态的清洁能源。乡下人都住上了粉墙黛瓦的洋楼小院,炊烟也成了飘荡在记忆中的乡愁。(黎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