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宫辞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北京书市19日开幕,展示展销各类图书超40万种,引导市民参与阅读、享受阅读;杭州图书馆推出了“图书馆服务宣传周”,邀请市民共享阅读盛宴……每逢读书日,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都会“刷屏”,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开卷有益的阅读魅力。
从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希望藉此召唤人类“走向阅读社会”。一年一度的读书日,如同一声提醒,提示人们要常聚“黄金屋”,把阅读化为常态,让读书成为自然。
钱锺书先生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书页里,蕴藏着万千气象。人们徜徉其间,看成败、鉴得失,知廉耻、懂荣辱,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中,获得人生的坐标,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读书,也许不会让人在物质上获得即时满足,却可让心灵在深陷泥潭时拥有仰望星空地勇气,身处困顿时坚守自省。阅读明志,正在于此。
阅读也是一个国家精神发育的基本途径。在中国,阅读这件事更有国家“护航”。2014年至今,“全民阅读”已连续11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耕耘多年,我国阅读服务体系日臻完善。近年来,全国80%县级以上城市都举办过全民阅读活动,“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等阅读活动持续开展。在北京、上海、郑州、温州等地,各具特色的城市书房成为市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的“精神粮仓”。书香馥郁飘四方,书声朗朗颂国强,阅读为奋进新征程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书籍的生命是被阅读唤醒的。今天,人们的阅读内容的载体早已不局限于纸质书籍。近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阅读量持续增长,但成年人国民纸质书阅读量始终没有突破人均5本。曾几何时,高校图书馆是最受学子青睐的场所,如今,据各高校图书馆统计,近3年纸质书借阅数据呈断崖式下降趋势,部分学校降至最高峰时的一半甚至1/3。
在这个流量奔涌的时代,碎片化信息逐渐占在人们越来越有限的时间、精力上攻城略地。相对于看书,短视频、直播能带来更为直接的视觉感官刺激,可能更容易令人接受和“上瘾”。不过,长期“碎片化阅读”会损害阅读专注力,降低思维缜密细致的建构能力。而算法推荐形成的“信息茧房”,会造成人们知识结构狭窄化。就像短视频阅读,一些博主职业素养良莠不齐,他们的解说很多时候都蒙上了一层主观、绝对的“滤镜”,有失客观、经不起推敲。如果读者“偏听偏信”,很难有自己的思考。而多读书、读好书,有助于洞察世事幽微,理解人生苦难,明辨是非曲折。越是难啃的经典,尤其需要投入更大的专注和恒心,这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就是思维形成的核心和要义。
有思维,才有思考,读者有思考,人民有格局。阅读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思考。读书从来不只是读书,通过阅读和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才能不被混乱的逻辑、肤浅的理论、伪善的名言带节奏。可以说,欲洞真相求真知,坚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第一要务。有知识、有智慧,我们才能在风浪面前锚定力、望远方。而把书读“活”,自需要按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亦即要敢于质疑,善于批判。
有思考,才有思想,人民有思想,民族有精神。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是气象万千的精神品格。从这个意义来讲,推广阅读、提高国民阅读量,是一个需要嵌入到整个社会发展框架中来讨论的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今天,我们思索读书的意义、发掘知识的价值、强调阅读的作用,正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世界读书日为读书增加了仪式感,读书不仅仅个人受益,增加人生厚度;同时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旨,提升社会文明高度。近年来,扶助书店、兴办书院书房、举办阅读活动、建设图书馆、搭建阅读交流平台……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已是社会普遍共识,全民阅读正焕发勃勃生机。走向阅读社会,需要每一位公民的的深度参与。
阅读带给人的快乐无可替代。信息碎片化也好,人工智能也罢,影响和替代的终究只是知识的传播和获取方式——但读一本好书,获取是心灵之熨帖、精神之喜悦、意识之升华。如果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我们的公民社会一定能通过阅读增进知识的传承、文化的涵养、精神的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