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愿做小草存真情——评李保存的《存真集》
首页> 文荟频道> 文学品读 > 正文

愿做小草存真情——评李保存的《存真集》

来源:光明网2024-05-20 19:15

  作者:李谫博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在秦岭最美是商洛的俊秀山水中孕育出具有士的人格风骨的李保存老师,他是一位智者,为人低调而洞若观火,做人如水以柔克刚。从民办教师到教研室主任,从科教发展局长到省厅副厅长,从省府副秘书长到省人大常委会工委主任,永远不变的是赤子之心。当从领导岗位退下,绝不言过去的辉煌,远离世俗,尽情山水,真正做到了“事成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特别是读了他的《存真集》,深感他对生活的热爱、世事的洞察、生命的思考。

  当下媒体时代,短视频已成人们休闲娱乐、打发时间的重要方式,工作间隙,地铁、公交上,上厕所、等候火车或飞机时,都可以刷短视频,获取信息或给忙碌的生活增添一点趣味。文学阅读越来越边缘化、小众化,长篇阅读需要大量或相对整块的时间,有人担忧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依然拥有大量的读者,因为生活是丰富复杂的,人的精神需求也是复杂多样的。散文因其自由不羁的表现形态,始终是最便于倾吐,表现当代人复杂心声、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样式。近年来,文化散文、网络上的“鸡汤文”,还有那些堆砌了无数绚丽文字却没有多少思想和精神气的散文,正在被读者和网友嫌弃,读者需要的,欣赏、喜爱的是那种透射着鲜活生命力的美文,文中饱含着作者的生命激情、对真理和生命真谛的追寻,以及作者对时代和民族灵魂状态的深刻思考,即那些对时代、对家乡、对人性、对人类命运深刻关怀的散文。保存的《存真集》就是一部能给人美的享受和思想力量的散文集。

  《存真集》是保存老师工作、生活和情感的真实记录,来自于变化着的现实,包括他年少时在商南家乡对贫困生活的深切体悟及充满情趣、童趣的生活感受;青年时代在中学当团委书记时与同事、学生间的往事及其哲学思考,这些思考涉及教育、文化、伦理、民俗等方面;青壮年时期工作历次变动中的心路历程;壮年时期担任部门领导时,对工作的理性思考,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等。他的散文不落俗套,写法自由率性,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的短板,即没有经过专业的写作训练,没有得到文学大师的“训导”,也没有什么创作的“要诀”,就是心之所感、所思、所虑,直抒胸臆,写真山、真水、真人、真事,抒发真情感,不娇柔不造作,既朴实无华又充满哲思。他谦逊地说自己的小文章就是“草原上的一棵棵小草”。他写家乡的县河、邬渔沟等,不仅写家乡的时代变迁,乡民们的生活、劳动场景及精神世界,还写他对家乡历史的深刻反思。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乡民们饿着肚子依然恪守民间伦理,绝不偷顺邻村村民人工种植的苞谷、小麦和蔬菜等,大山的子民们“分享”着大自然赐予的胡草、火麻根、药材、山野杂树、河鱼、老鳖等,以维持生存;乡民和孩子们具有朴素的生态理念,生产队组织“生态捕鱼”,孩子们自觉放生小蝎子等。他的散文没有经典散文的固定视角和语言范式,不追求华丽的辞藻,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捕捉生活的浪花、人性的光辉,努力写出生活的原生态和流动性,写出时代变革中大山原住民精神世界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散文界摒弃杨朔散文模式的同时,又形成了文化散文等以用典、铺陈来彰显作者渊博睿智的现象,比如写喝酒、喝茶、文物、旅游景点等,必要搜罗出相关的历史传说、逸闻趣事,然后再发一番感慨,这类文章形成套路之后,逐渐失去生趣和读者。为了拨乱反正,不断出新,有些散文作家迷恋客观叙事及对生活原生态的描摹,拒绝在文章中使用抒情、议论等文字,以显示其客观冷静的叙事视角和写作态度。这些连自己的情感态度都羞于表露的文章,如何能深入读者的内心,打动读者呢。没有受到专业训导的“业余作家”的作品,却从不回避个人主观情感的注入和表达,也不忌讳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他们对时代、世界、人性的思考。“杂笔闲谈”辑中,保存老师写人记事,将人生中对自己产生重大影响和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记录和反思,《高昂的“学费”》写农村跟风发展多种经营,诸如在耕地上种植姜黄、苎麻、山楂等,盲目发展布尔山羊养殖等,由于不切实际、经营不善,致使某些县域冬季出现缺粮问题;丹凤葡萄酒和商南茶叶则为群众带来了好日子,两相对照引发思考。《心结》记述他在商南一中担任团委书记时严厉批评并处理一个犯错的学生后招致该生报复的往事,细致想象并描摹了这个十三四的孩子给他宿舍扔石头的心理和动作,这种带入性的思考使他理解了这个孩子,这件事成为他40年的心结。他对自己的行为和教育方式进行剖析,指出“为人师者,不可不慎”。挖出病灶,承认错误与不足是需要勇气的,他的心结因写作而消散,他的写作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借鉴。

  散文集包括“山水情怀”“杂笔闲谈”“人间百态”三辑,其中最具艺术个性、催人泪下的是“人间百态”。鲜活的案例,每一宗都具有典型性、警示性,每一宗都是社会的缩影,每一宗都是一部电视剧的素材,作者以悲悯的情怀讲述着不幸者的故事,他的叙事是以人为核心的,对他们饱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没有高位者的居高临下,有的是关心与关爱。

  《存真集》是一个商南子弟的真情流露,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社会实践的倾情实录,是一位文人才子的情怀展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为读者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一扇窗。保存老师幽兰君子性,虚竹学士风,讲话发言信手拈来,滔滔不绝,精彩绝伦,既能说又能写,即能“入”又能“出”。从他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发朋友圈的诗中,就能真切的感受到他那“襟怀納百川,志越万仞山。目极千年事,心地一平原”的风范与格局,这么好的人,这么好的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作品,谁又能拒绝呢?

  (作者系陕西省社科联副主席)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泰“蓝色突击-2025”海军联合训练闭幕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