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徐继宏
石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之物,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恰如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多民族特色。近日,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浙江行”在浙江省衢州市、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拉开序幕。
从2002年将景宁双后岗村作为“进村调研第一站”,到今年给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各族群众,亲自擘画的浙江蓝图如花正艳。
畲乡景宁沐春风
地处浙南山区的景宁畲族自治县于1984年设立。群山重叠,平地极少,方圆195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79座。近年来,景宁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景宁县双后岗村的“进村调研第一站”党建展示馆,讲解员生动讲述着景宁实现腾飞的“密码”:每月,景宁畲族自治县有不同的文旅融合活动吸引四海宾客;每天,通过直播镜头,200多种羌族的美食美物从小山村走向全国……
这是因为景宁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绿色发展是最大优势。2009年,当地大均乡开始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并创建了景宁第一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畲乡之窗”景区,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休闲旅游,形成了拥有57家民宿(农家乐)、550余张床位接待能力的阶梯式高品质住宿餐饮业集群。
2014年,村民罗剑在“畲乡之窗”景区开办“罗家之居”民宿。民宿一层摆满了精美的畲族服饰,租给游客试穿旅拍,二三层是客房。“现在,每月平均收入1.5万元,旺季时收入更可观。接下来,我想好好学一下摄影,以后可以一边做民宿,一边为游客旅拍。”罗剑说。
“现在来大均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身穿民族服装在古街旅拍,坐下来品尝畲式咖啡和美食,观赏畲嫁婚礼,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旅游业态,也有效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大均乡乡长詹惠淇表示。
“南孔圣地”以礼相融
南孔文化是浙江衢州的一张金名片。走进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中国乡村美术馆引人注目,以“新时代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浙里石榴红·乡建绘共富”余东农民画展更让人眼前一亮。村民用大胆的色彩和线条记录了美丽乡村的真实生活与变迁,画出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生产之乐、生活之富、生态之美,也画出了村民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进取精神。
“全村共800多人,其中有300多人从事与农民画相关的产业。随着余东村农民画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来村里打卡旅游、研学的人越来越多,仅2023年,余东村就接待游客50万人次,相关农民画产业产值达2000余万元。”乡村运营CEO余斌介绍,余东村不仅销售农民画作品, 还开发出印有农民画图案的餐具、衬衫、手提包、丝巾、手机壳、笔记本等衍生产品,形成了一条“农民画+”产业链。
毛美仙是中国乡村美术馆驻馆画师。她的作品《共同致富》描绘的是衢州汉族与四川北川羌族同饮一杯酒、相互交流交融,共同致富的故事场景。2021年,借着柯城区与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风,羌族姑娘蒋心岚带着几个姐妹落户余东村,开起了可以直观感受禹羌文化、品尝北川美食、体验“羌调”生活的“北川馆”,自运营以来,销售额已突破千万元。
事实上,近年来,不仅是余东村,在浙江广袤的乡村,艺术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不断涌现,不仅传承、展示、丰富着乡土文化,更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