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一转眼,2024年悄然离去,有收获,有感悟,也有很多温暖的瞬间。
一位素未谋面的读者给我留言说:“很喜欢您的文字,于平淡中看到了生活的温情,在简单的字里行间透露着智慧和热爱,读您的文字,就像在炎热的夏天突然吹来一股清风,让人的内心瞬间宁静……”
这几年,每次收到这样的留言,我都会被鼓励到,而那些关于我为什么写作的一次次提问,也在这一刻有了具体的回答,书写和表达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许许多多和我们一样的人都在期望着美好。
当我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妇女拿起手机开始写作的时候,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写作,我回答了很多版本——为了遥不可及的诗和远方,为了给自己的心灵找个出口,为了让自己留下名字,也为了寻求内在的自由和自我……这些版本都是我要去写作的理由,但好像又不全是。我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去读书写作的?我想,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救赎自己跌在尘埃里、埋在黄土里、浸在汗水里、滚在泥浆里的灵魂。但更多的,是这个时代给了我书写和表达的机会,让我能够拿起书读,拿起笔写。
生命在一出生都是没有什么选择的。就像一粒种子,落在温度适宜、水肥充足的地方时,必将结出累累硕果。但若是落在荒凉之地,能不能成活都靠运气,即使成活,也是费尽周折,万般艰辛地生存,最后结不结果都不一定。就像农民种地,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或许是一场暴雨,或许是一次大风,都能让一年的辛苦归零。再加上地域环境的限制,曾经连基本的温饱都要努力去争取,更别提读书这件事情。特别是在西海固的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千百年来,这样的命运似乎很难改变。
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过这片土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对于西海固地区的投入逐年增加,致力于改变这片土地上的贫困,也给了更多人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或许是先人们在土地上经历了太多的绝望和心酸,或许是一年又一年的干旱和贫瘠,或许是困顿在眼前一生都没有出路,或许是积攒了太多的情绪和无助,所以他们的后人在日子变得好一点的时候开始拿起笔写关于土地的故事。
这让曾经的西海固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是只要有读书的机会,大家就会拼命学习,争取跳出农门,改变命运。另一种就是,先人们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谁来书写,谁来记住?那就自己拿起笔来写,来记录。这一写,就有了一个文学现象——西海固文学。于是有了中国首个文学之乡的诞生,更有了“这片土地上不长庄稼,但这片土地上出作家”的说法。
这是我在写作之后才知道的。我以为我很孤单。但在我之前,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前辈和同行者,大家都在努力地一边生活,一边书写着自己熟悉的土地、熟悉的乡亲、熟悉的属于农民的命运。他们的身份是农民,但他们的精神品格已经超越了自己的群体,超脱了现实生活。他们在泥里生活,在云端徜徉,让精神世界遨游九天之外,看世间苦难的尽头在哪里。
文字是可以源远流长的,是可以记录时代的,但自古写农民生活的人都不是农民,没有哪个时代的农民可以像今天一样,拿起笔写自己的生活,写农事的艰辛,写自己群体的所思所想,写生活一点点变好的经过。随着我们国家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一部分写作者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更多的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吃穿不愁,衣食无忧。这是一个时代伟大的变革与成就,这也是时代发展给予中国最大的群体的尊重和保障。西海固再也不是贫困的代名词,农民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新的命题出现,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信息节奏快速更迭,短视频将整个世界在眼前摊开,读书和写作的意义还在哪里?特别是乡村,不是专业作家的这些文学爱好者,他们的出路在哪里?坚守还有没有必要?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内心是坚定的。就如同我一开始写作的时候,一个前辈和我说过这样一段话,她说:我们不一定是为了要成为一个作家才去写作,而是要用温暖的文字去暖人心。诚然,比起专业作家,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但不能否定这部分纪实文字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它们从泥土中长出来,带着原生态的芬芳,带着对土地的热爱和思考,对自然的顺应和敬畏,也带着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
读书写作的意义无需再去浓墨重彩地渲染。乡村如此广阔的天地,这么庞大的群体,故事无处不在,变革也无处不在,更需要有人身处乡村,扎根乡村去延续文化事业。而我们这批人的存在,正好填补的是这样的空白。一件事情,只有长久地去做,坚持去做,形成氛围,才能看到结果。
我们一直在路上,也一直在坚守。文化、读书、写作这些事情,在西海固的大地上,已经得到改变的,未曾改变的,在路上的,以及还在徘徊的,都是可以去持续关注讨论的。无论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只要初心还在,梦想还在,一切都是值得期待的。(马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