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触摸北京文脉 感知时代风云
——《北京文学》创刊七十五周年侧记
人民日报电(徐妍迪)近日,来自文学界、评论界的70余位专家、作家以及编辑齐聚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参加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新时代·新高地·新北京作家群——作品精选《文起京华》首发式暨《北京文学》创刊75周年座谈会”,以主旨发言和对话座谈的形式共话北京文学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北京文学》是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北京文学期刊中心编辑出版的综合性文学刊物,前身为创办于1950年的《北京文艺》,现代著名作家老舍担任第一任主编并于创刊号发表三幕话剧剧本《龙须沟》。自创刊以来,《北京文学》始终以办出“新时代新文艺的新气象”为宗旨,多年来,众多知名作家在此投稿,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阵地。
此次活动及新书出版恰逢《北京文学》创刊75周年之际,对彰显北京文学新气象、团结凝聚年轻作家、提升“新北京作家群”影响力、推动北京文学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中,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通过讲述余华等当代知名作家年轻时受到《北京文学》关心呵护的有趣往事,肯定了《北京文学》持之以恒挖掘、培养、关爱青年文学人才的做法。
“写新北京某种意义上就是写中国新时代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未来中国文化的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北京作协主席李洱认为《北京文学》在记录时代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023年,《北京文学》开设“新北京作家群”栏目,持续关注近年来活跃在北京的中青年作家的优秀作品,通过作品书写新时代北京故事,将鲜活、立体的北京呈现在读者面前。今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精选“新北京作家群”栏目发表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理论文章,将徐则臣、孙睿、马小淘、常小琥、张天翼等11位中青年作家作品集合出版,推出了《文起京华——新北京作家群作品精选》,作品或揭秘媒体圈的别样生活,或讲述北漂者的生存状态,或再现老北京的新境遇,从不同视角观察社会、体悟人生,体现了北京作家群体的创作活力、丰富想象力和文化多元性。
活动当天,李敬泽与北京市文联主席韩子荣、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霍志静等人共同为新书《文起京华——新北京作家群作品精选》揭幕,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等人为青年作家代表赠送作品集《文起京华》。
新书发布和授书仪式后,以“触摸北京的文脉——《北京文学》创刊75周年”“当代视野中的北京书写——新时代·新高地·新北京作家群”为主题的两场文学对谈相继举办。《北京文学》原副主编兴安表示:“《北京文学》贴近现实生活、时代精神,具有人民性,这是《北京文学》的DNA。”其他嘉宾分别从刊物的传统与定位、创作与城市的关联、文学的广泛影响等角度进行分享,期待能通过文学创作看到北京更多、更新的未来,让北京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