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6日上午,“谈天・说地”系列科普丛书首发式在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街道成功举办。青海省原省长、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理事长高平,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原院长潘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一级巡视员刘晓勘,中国自然资源报社书记徐志军,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张昊楠,中国大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振杰,总经理王爱民和邹宗平、王效芝以及中小学生代表100余人参加。郎永淳主持此次新书首发式。
“谈天·说地”系列科普丛书共分《谈天》《说地》《讲古》与《足迹》四个分册,内容既独立成篇,又围绕“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的逻辑主线层层展开。《谈天》引领读者仰望星空,构建宏大的宇宙认知体系;《说地》立足地球家园,系统揭示地球的活力机制与宜居特性;《讲古》追溯46亿年深时演化,通过地层与化石讲述生命演进传奇;《足迹》则聚焦新中国几代科学家的精神传承,记录他们在天文、地质与古生物领域的探索历程。
本系列丛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李廷栋、戎嘉余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担任科学顾问,作者团队汇聚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天文馆等十余家单位的近百位科研与科普专家。
“谈天·说地”系列科普丛书的策划灵感源自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应毛泽东主席之邀编撰的《天文 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初稿)》。不仅以宏大视角构建了人类对宇宙秩序、地球演变与生命演化的系统认知,也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重要历史见证,树立了科普服务国家需求的典范。
策划之初,创作团队即确立“传承与发展”的核心理念:既延续李四光先生严谨生动、饱含人文情怀的科普风格,又系统整合1970年代以来相关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与创新成果;既传承先生“以科学服务国家、以知识启迪公众”的初心,亦致力于弘扬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科普为民的崇高精神。
为赓续这一使命,地质出版社系统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领域的新发现、新理论与新技术,精心打造“谈天·说地”系列科普丛书。丛书以清晰的逻辑框架、通俗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图片影像与配套视频,生动展现了中国科学在过去数十载的辉煌成就。
“谈天·说地”系列科普丛书的出版,不仅是对李四光先生科学精神的致敬,更是立足当代科学前沿的再次启航。它既回望历史,更展望未来——愿这套丛书如撒入沃土的种子,在新时期的阳光下生根发芽,引领科学的航船驶向更加辽阔的星辰大海。
通过这套丛书,中国大地出版传媒集团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深度合作,持续推动“北京大学李四光讲师团”走进地区中小学,实现科普教育常态化、全覆盖。此次发布会上,全国首批“北京大学李四光讲师团科学普及工作站”正式揭牌,96岁高龄的李廷栋院士亲临现场,深情开讲第一课。作为首批授牌单位,中国大地出版传媒集团大地书院、百万庄图书大厦将以此为契机,构建常态化科普传播机制,为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注入科学动能。(陈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