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烟火人间】音画丨荆江十六玦

鼎沸市声,陌巷柴米,皆为烟火;稼穑躬耕,翁媪絮语,俱是人间。

即日起,光明日报、光明网开设《烟火人间》全媒体专栏,邀各路名家撰写美文,状山川形胜,叙风土人情,展时代风云,咏人间大爱,用文字、声音、图像触摸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位,为今日多彩中国留下摇曳生姿的剪影。

无论是胸怀山海,与天地共吞吐;抑或见微知著,滴水中见汪洋。无论是穿越时间长河,见证今昔巨变的慷慨浩歌;抑或深入时代肌理,凝望凡人小事的刹那感动;甚或悄然驻足沉吟,觅寻茂岭原隰的细密针脚。写动,亦写静;是诗,亦是思。

《烟火人间》栏目,愿为一扇窗口、一面镜子、一泓清泉、一方绿洲,与读者朋友一起,感知生活的热度、光芒与精彩,体察人们的心灵、智慧与梦想,洞鉴时代的生机、气质与深情!

【烟火人间】音画丨荆江十六玦

刘醒龙
湖北省文联主席
https://flv1.gmw.cn/gma/20230424/20230424142903804_9229.mp3

  季节真好,溯长江而上,两岸黄灿灿的油菜花,将一江春水染成一条宽广的金色坦途。然而,在石首这里,长江中游被称为荆江的这一段,更像从石器时代起,遗存至今的珍稀而高贵的玉玦。

  到石首,第一个要看的是博物馆。博物馆不大,一座小楼还有一半用作图书馆。展厅内,司空见惯的陈列柜里安放着那只令人闻之瞠目的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瓿。战国时期的青瓷,既不似元青花那样稀者为贵,也不如明青花那般优美典雅。作为见证陶器衰、瓷器兴的过渡之物,它缺少前者的深幽厚重,显得青涩稚嫩,又因为沉淀了前者的土气,免不了染上未老先衰的埋汰意味。石首青瓷瓿之所以成为举世无双的国宝,就在于其底部有几道破损的缝隙。两千多年前的这些裂缝,是其两千多年前的主人不小心打破所致,又被用那个时代的独门绝技黏合到一起,从而还青瓷瓿以本来面目,成为世间之仅见。如斯国宝,两千多年后,人们将长江水注入其中,宛若金汤铸就般滴水不漏。这,对今天的人们有着何种启示?

【烟火人间】音画丨荆江十六玦

2019年9月25日,石首长江岸线绿意葱葱。(黄志刚摄/光明图片)

  在条条河水入长江的湖北,万里长江用每一滴水创造的自然奇迹和人文奇观,无不浓缩在被叫作“荆江”的这一段。

  长江之水,由荆州流出,在离石首还有几十公里的江陵铁牛矶,拐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九十度直角大弯,肆虐江汉平原亿万年。也是受够了上游三峡的束缚,临近江汉平原了,要用别名荆江时,先变身为泛泛汤汤树枝般分汊型河床,弄得那一带的地名叫作“枝江”。在铁牛矶还不叫“铁牛矶”时,那些网状的分汊河道汇到一起,按道理当会以泰山压顶之力一泻千里向东去。然而,冲破四川盆地的长江,被叫作荆江后,性情大变——能劈开云贵高原的巨大水流,遇上小得不能再小的铁牛矶,居然立即侧转身来,逃也似的向南狂奔,到了石首城外的藕池口才再次侧转身回归东向。再次转身的荆江,到洞庭湖的出江口城陵矶直线距离只有80公里,却绕了十六个大弯,硬是将俗称下荆江的这一段延长3倍,变成240公里,并导致石首一带的河床频繁发育和蠕移,不断发生自然裁弯取直事件。裁弯取直后的新河道,由于坡降变大,流速增大,侵蚀力搬运力增强,河道迅速扩大,又有可能发展成新的弯曲。老河道则相反,随着大量堆积物的产生,逐渐与主干道隔绝直至完全断流,最终形成地理学上的“牛轭湖”,也就是常言说的“长江故道”。曾经位于江南、自然裁弯取直后腾挪到江北的天鹅洲,亦名“沙滩子故道”“六合垸故道”。裁弯取直的河道流向,强化过流能力,减轻洪涝威胁,缩短运输航程,然而,也往往会引起堤垸崩塌、河道淤塞、洪水泛滥的连锁反应,酿成新的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一弯变,弯弯变,自然的事自然会发生,所谓顺其自然,也包含着对不尽如人意的无可奈何,这才有了“万里长江最险在荆江”之说。

【烟火人间】音画丨荆江十六玦

2022年3月9日,石首走马岭考古遗址公园鸟瞰。(黄志刚摄/光明图片)

  不到石首,就不知道为何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到了石首,才知道荆江十分险,九分在石首。

  石首这一段,给中国第一大河流、世界第三大河流,打造了结结实实的十六个河环。若是不想将十六处大弯称为十六个河环,完全可以称其为十六只巨型玉玦。

  十六只玉玦圈出十六片色彩斑斓的沙洲。在这些天造地设的沙洲里,天鹅洲的美丽最为夺目。1972年7月,六合垸江道自然裁弯取直后,被新的长江故道圈成天鹅洲,百鸟来朝,先后在此设立的白鱀豚、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让天鹅洲举世闻名。

  那天晚上,与石首博物馆不同时期的三位馆长聊他们的镇馆之宝。听我说石首有七件国宝,馆长们马上齐声纠正说只有五件——若是算上1928年贺龙和周逸群在战斗中遗失,被当地一位少年发现后藏于自家水塘中的印章等,确实是七件,但那两件现藏于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其实,我想说的是,除了石首博物馆馆藏的兽面纹青铜镈、北宋白瓷盏托、明代杨溥墓志铭志盖、明代张璧松鹿纹玉带板、战国时代原始青瓷瓿这五件国家一级文物之外,石首还有两件“超级”宝贝——江豚与麋鹿。

【烟火人间】音画丨荆江十六玦

2023年4月1日,春意盎然,一群麋鹿在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绿色草地里嬉戏打斗,妙趣横生、活泼可爱。(文振效摄/光明图片)

  用十六道河环组成的荆江,令人想明白一些事,准确地说,是这些事贯穿着同一个道理。360公里的荆江,一再变换身段,摇摇摆摆,忽南忽北,像一条银蛇在蜿蜒,留下的道道河环,宛如石器时代的巨大玉玦。等到了下游的城陵矶,回眸来看,江流的每一次变化,就像先祖用黑色树胶粘补的原始青瓷瓿,都是对自身目标的创造性修补。在天鹅洲上上下下的特殊保护下,几近绝境复生的江豚与麋鹿群落,毫无疑问是对野生物种亡羊补牢的成果,也是对自然世界满怀悔意地修补后的见证。最能一目了然的修补是,自江陵往下沿江数百个转运散装沙石水泥和煤炭的小码头,全部改为密封廊道,腾出来的江堤,种的种,植的植,成就了江南大地上以百公里计的长长的鲜花飘带,以及被鲜花飘带簇拥着的十六只历史之玦。

【烟火人间】音画丨荆江十六玦

2022年9月26日,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处洼地,麋鹿在悠闲觅食。(黄志刚摄/光明图片)

  天地造物,每一件都有其深意。地理学上的荆江是用十六个河环组成的,人文学上的荆江分明是十六只巨大的玉玦。当年鸿门宴,范增接连三次举起玉玦,那是催促项羽决断。《聊斋》中狐女小翠消失之时,留下一块系有玉玦的丝巾,那是和情人诀别。绝人以玦,反绝以环。有着十六只巨大玉玦的荆江,象征着一次次的决断。修正的河道正如修补后的原始青瓷瓿,用新的完美,誉满新的人间。这也应了河环之“环”的寓意。环者,还也,只要人们有正确的决断,美的幸福,美的富强,都会回来!

《光明日报》(2023年04月24日 01版)

【烟火人间】音画丨荆江十六玦

 

总策划:杨谷

监制:张宁 廖慧

统筹:付小悦 李方舟

策划:宫辞

图片编辑:史文哲

调音:王宏泽

设计:王灿

制作:邢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