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画画自己买不起画布,人家拿钱给咱机会练手,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哪成想还给这么高的工钱?
2018-10-11她用她那黑瘦的双手紧紧拉着我,问我啥时候从北京回来?媳妇回来没?女儿学上完没?你咋头发也白了呢?你妈妈现在身体咋样?一连串的问话,透着亲热,还有点迫不及待,生怕我听不完她的话就忽然消失了似的。
2018-10-11多年以后,这位仁兄已是官场成功人士。许多人羡慕他进入官场起点高,从省里机关干起,高台跳水。他也历经宦海,悟出了自己的机遇从何而来。
2018-10-10我说的孟子,非孔孟儒学的孟轲,而是孟子的多少代后人。他是我过去的同事。在单位年龄比我小,又是下属,所以交道不多。但单位人多说他精通周易八卦,尤以猜字为绝技。
2018-10-10我这位小婶子,人长得苗条秀气,走路步态轻盈而快速,就像旧戏舞台上旦角的台步一样,节奏轻快飘逸,恰似那种水上漂的感觉。所以,我的娘娘和婶婶们就给她起了这个绰号。
2018-10-10本来就是奔着那十碗席去的,眼看着香喷喷的肉菜,却不吃,走啦。我们几个小孩子委屈的哭着被大人连拉带拽的往家走。雪花飘着,肚子饿着,眼泪流着,一路上大人们骂骂咧咧,又互相埋怨。
2018-10-10好久以前,一首非常流行的摇滚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唱的许多人 都粗狂得似西北壮汉。当时听这歌就梦回老家那个洒满梨花月影的地坑院。
2018-10-10文化馆的老师,吃惊的看着我的师傅,迟疑半天,开始用“里格隆”教练我的师傅,结果师傅很快就学会了他所要教的一切。这,很让文化馆的老师大跌眼镜,他很惊叹师傅的天资悟性,又很惋惜师傅的文盲身份。
2018-10-10我们村里没有像样的大夫,但临近的富村有一位知名郎中,人称“张老三”。我小时候曾经见他骑着自行车——我们都叫它洋车,四乡八村地跑着“治病救人”。身上一个医药箱,里面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注射针管、纱布、胶布、镊子、银针一应俱全,还有常用的药品。
2018-09-19我生长于物质困乏的时代,吃肉、吃白面馍馍,是梦寐以求的事。农家里除了过年能吃点肉,其它时间连腥味有时也难闻一闻。我们那里,有个风俗,孩子大了要订婚,订婚仪式很隆重,男方家族要选派德高望重的人士带着聘礼,到女方家里下聘订婚。
2018-09-19·王涛《康复时代》新书发布会暨作品研讨会在东阿举行 |
·在经典著作中探寻新时代的精神坐标 光明读书会组织海归青年共读《毛选》 |
·城市新文明的哲学意蕴 |
·《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丛书简评 |
·为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贡献力量——《历史评论》创刊五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
·浓浓春意有书香 |
·【改进文风大家谈】改进文风,不妨从去除“说教味”开始 |
·2025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在杭州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