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昆仑石刻”的讨论中,青藏高原田野调查角度比较欠缺。过去9年来,笔者实地调查了180多处青藏高原史前岩画,其中又以石刻类岩画为主。
“读完《平凡的世界》,结合我自身经历,有不少感触。”近日,重庆渝北区龙塔街道紫薇路城市书房内,退休教师龚地华动情地分享自己关于《平凡的世界》一书的读后感,引发现场不少读者共鸣。
传说中的“悬崖书吧”,位于浙江玉环上栈头村景区内。它确实建在悬崖峭壁之上,如果立于低位海滩,需要抬头仰望,才能望到高达几十米的石崖顶端。三层入口处侧面有一片开阔的望海平台,海水是蓝灰色的,此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玉环海湾远近诸岛尽收眼底。一条白色的轮船疾驶而过,在海面上划开一道长长的白线。
绘本,又被称为图画书,往往以图为主、文字为辅,是一种相对新型的书籍形式。近年来,儿童绘本因兼具艺术性、文学性、情感沟通、教育引导等价值,受到广泛欢迎。但是,面对市场上涌现出的大量绘本,以及不同渠道大相径庭的推荐书单,很多家长反映选择困难。
07-06
活动汇聚了当代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见证了朗诵艺术专业化发展的里程碑时刻,回顾了“诗意中国”十年的文化成果。
07-04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金陵图书馆联合本土科技企业南京崇牙,于7月1日推出基于地方文化的沉浸式XR互动作品《一座金陵城》。展览采用领先的LBE-XR技术,实现自由移动与高精度定位、多感官交互设计和轻量化体验。
07-04
人在故乡就在。回去或者不回去,故乡仍然会在。找一个时间专门与故乡独处是一种难得的幸运。找不到这样的时间,心里也只能断断续续地记起故乡,这仍然是一种幸运。因为故乡的深意就是幸运。
07-02
5月中旬,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单位主办的纪念张恨水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张恨水”这个名字再度进入人们的视线。他毕生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总量达到4000多万字,长篇小说数量超过百部,《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纸醉金迷》等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有过积极的贡献,小说创作经验对当下文学创作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07-02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所云“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已成晋宋诗学转变之定论,谢灵运作为此一诗学转折的关键人物,被视为山水诗的鼻祖。但实际上,对于魏晋以来的玄学山水模式,
06-30
美丽的富春江畔,郁达夫故居静静矗立,而那位曾在这里眺望江景的文人,早已献身民族解放事业。一介书生,以笔为戈,最终血染南洋,他用生命书写了中国文人的铮铮铁骨。
06-23
黄庭坚《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一文系统提出了关于诗歌的见解,历来学者多认为这是黄庭坚“温柔敦厚”诗学观的阐述,如章培恒主编之《中国文学史》认为“很大程度上带有为了避祸而自我抑制的因素”,袁行霈主编之《中国文学史》认为“反映出宋代士大夫趋于内敛的心态”。
07-07
阅读黄庭坚的《山谷集》,我们会发现从元祐后期到南迁黔南、戎州期间,山谷诗的创作呈现出一种以经典为诗料进行说理的倾向。“诗料”源自书本或是现实,表现在作法上就是“用事”或者“直写”。
07-07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碣石”在乐府诗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四解展示了大曲演奏的鸿篇巨制,同时第一解被誉为山水诗的鼻祖,但很少被注意到诗乐背景下的接受历程。
06-30
“昆仑石刻”引起学界极大关注和广泛讨论,目前已从文字学、考古学、地理学等多学科提出不同的观点。从历史地理的角度来看,昆仑山的地望是在不断迁移的。如果从《山海经》《穆天子西游记》《史记》《汉书》等古代文献出发,探寻昆仑山的空间转向,对“昆仑石刻”的辨伪应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