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有枝才有花 有国才有家

嘉庚先生也是一位教育家。他16岁离乡赴南洋谋生,1894年回家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1913年,创办“乡立集美初等小学校”;此后,相继创办了幼稚园、中学、女子师范、幼稚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部、国学部等,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其目的是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实现“教育救国”。

“倭寇未灭 誓不生还”:家书里的抗战记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关于抗战的档案、文献及口述史料中,家书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本是私密的文字,经过战火的摧残,劫后余生,被尘封在一个个家庭中。

烽火岁月 红色印记

中国人民于民族危亡之际发出的呐喊,对侵略者血腥罪行的控诉,以及战火纷飞中的艰苦生活,不仅融入抗战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也深刻烙印在这些著作的书衣上。

光明文荟

更多

庄子:苏轼生活艺术的理想蓝图

苏轼特别推崇庄子,将其许为千年知音。他应蒙城县令王竞之约撰《庄子祠堂记》,表达对庄子思想的深刻领会与独到见解。

专题专栏

更多

《离亭燕 甲辰立秋》

还记春花方落,况复暑蒸难躲。扇柄频折茶不冷,敢信凭添秋色。问取木芙蓉,却与群芳欢乐。【详细】

相见欢•忆丁香

当年气盛孤伶,过廊亭。夜漫春风拂面望疏星。【详细】

影像故事

更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