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故乡就在。回去或者不回去,故乡仍然会在。找一个时间专门与故乡独处是一种难得的幸运。找不到这样的时间,心里也只能断断续续地记起故乡,这仍然是一种幸运。因为故乡的深意就是幸运。
5月中旬,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单位主办的纪念张恨水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张恨水”这个名字再度进入人们的视线。他毕生从事文学创作和编辑工作,总量达到4000多万字,长篇小说数量超过百部,《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纸醉金迷》等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他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有过积极的贡献,小说创作经验对当下文学创作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内蒙古作家许廷旺的小说《最后的木屋》(大象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以内蒙古罕山林场为写作发生地,围绕林场居民在搬迁中出现的种种现实境遇,通过三位少年的成长过程,充分展现了当代农村的生活状貌和发展脉动,谱写出动人的新山乡巨变凯歌。
旋梯书苑·毛泽东诗词陈列馆获赠毛主席1959年回韶山时和家乡人民合影的三幅珍贵照片、“平民教育家”周方手书毛泽东诗词一册、篆刻家黎泽泰所刻毛泽东诗词印章八枚以及收藏家吴君华捐赠的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线装本《楷书毛泽东诗词》等多本红色书籍。
07-01
在党的104岁生日到来之际,李林宝编著的《故事里的精神》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可作为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辅导材料,也可作为对大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参考书目。
06-30
西晋以后,人们热衷于各种人物传的撰述,或把人物融入史事叙述,或以传主为叙述对象,记录其个人生平事迹,既把个人置于时代大潮之中并使之染上时代色彩,又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人物衬托出时代需要和社会变动。
06-30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所云“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已成晋宋诗学转变之定论,谢灵运作为此一诗学转折的关键人物,被视为山水诗的鼻祖。但实际上,对于魏晋以来的玄学山水模式,
06-30
美丽的富春江畔,郁达夫故居静静矗立,而那位曾在这里眺望江景的文人,早已献身民族解放事业。一介书生,以笔为戈,最终血染南洋,他用生命书写了中国文人的铮铮铁骨。
06-23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碣石”在乐府诗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以四解展示了大曲演奏的鸿篇巨制,同时第一解被誉为山水诗的鼻祖,但很少被注意到诗乐背景下的接受历程。
06-30
《光明日报》6月8日刊发仝涛先生的文章《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该石刻记录秦始皇采药的日期为“廿六年三月己卯”,
06-30